![]() |
![]() |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马斯克和SpaceX公司可以从不同角度探讨,今天我们主要说说阅读对马斯克的影响。马斯克和SpaceX公司有很多太空计划,包括登月计划、移民火星,这些看起来好像科幻的梦想正是来自马斯克小时候阅读的科幻作品。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可以说是我创立SpaceX的灵感基础。”马斯克曾在登月计划的发布会上是这么说的。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基地》讲述了在银河帝国逐渐衰亡之际,科学家谢顿根据自己的方程式,预测到帝国的灭亡,而人类要经历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蛮荒岁月,第二帝国才会自废墟中崛起。但是,若能修正某些现有的历史条件,“大断层”或可减至一千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谢顿集合帝国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希望的“基地”。
《基地》故事宏大壮丽,给孤独的男孩马斯克种下了一个太空梦。马斯克9岁时父母离异,他害羞孤僻,饱受校园欺凌,但是阅读拯救了他。他每天读10个小时的书,不仅看科幻、漫画,还阅读《大英百科全书》。马斯克的弟弟介绍说,哥哥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每天保证阅读2本书,而且是不同学科的,涵盖科幻、哲学、宗教、编程、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传记,后来扩展到物理、工程学、产品设计、商业、科技、能源等等。
他在一步一步实现太空梦时,总不忘向伟大的作品致敬。2016年,猎鹰9号第一次实现回收火箭的任务时,海上的两个火箭回收平台各印有一行标语:“OfCourseIStillLoveYou(我当然还爱着你)”“JustReadtheInstructions(请阅读使用说明)”。这两句话出自科幻小说《游戏玩家》。
2018年,SpaceX发布了2023登月计划的动力来源——BFR火箭。这枚火箭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漫画《丁丁历险记》之《奔向月球》,马斯克要把丁丁乘坐的登月火箭变成现实。
2018年2月,SpaceX把一辆初代特斯拉Roadster送上了太空,车子里的塑料模特穿的T恤印有一句话“不要惊慌”(Don'tPanic)——这正是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经典名作《银河系漫游指南》封面所印的句子。马斯克还把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送上了太空,当然是刻在磁盘里。
马斯克的个人成长和SpaceX能走到今天,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但是他的阅读经历可以给我们启发:
一、阅读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梦想
小时候马斯克也不知道自己长大以后要干什么,看了科幻作品,他觉得造火箭很酷,然后又去看造火箭的教科书,上大学时,马斯克决定了自己未来要从事的几个行业: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梦想不只是为了个人名利,更是为了延续人类文明。马斯克个人早已成名发财,他创办SpaceX公司是向《基地》中的科学家谢顿学习,实现45亿年来人类首次有可能将生命延续至地球之外。
二、广泛阅读建立知识树
马斯克的阅读量非常大,平均每天阅读两本书,广泛涉略不同学科。马斯克曾经说怎么建造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当作一棵语义树——确保你理解基本原理(这是树干和大的分枝),然后再寻求树叶(也就是细节),让吸收的每一个知识都有地方挂靠。
马斯克的广泛阅读印证了脑科学家的研究:背景知识丰富的人的大脑神经元,在同样时间里吸收的知识会比没有背景知识的人多很多。知识如何变成自己的?先消化,找到新知识和其他事实之间的关联,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架构中给新知识定位,也就是说,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体系挂上钩后,新的知识就会变成原有体系的一部分,这时候知识才是属于你的,才能融会贯通,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才能在扎实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创造。
三、阅读提升精神世界
马斯克推荐过很多作品,但对《银河系漫游指南》情有独钟,曾公开表示这本书影响了他的人生观。马斯克说:“在我14岁左右的时候,经历了一段严重的生存危机,我开始大量阅读如尼采、叔本华等哲学大家的哲学著作,想从中找到答案,了解生命的意义。但是,这些书都没有给我带来明显的帮助。直到我阅读到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我被书中描绘的科幻场景感到迷恋,它们某种程度上给我的精神世界和想象力注入了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书中涉及的哲学层面让我的生存危机得到了缓解。其中带给我最深感触的是,作者谈到提出问题比答复问题更加困难。当想明白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时,剩下的就很容易解决了。”
提出问题比答复问题更加困难,这句话深深影响了马斯克,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应该努力扩展人类意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便更透彻地理解应提出哪些问题。”
阅读不只是学到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塑造人类的精神世界。
(作者为教育专业硕士、金牌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