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无用”的美育为何成为必修课
来源:科普时报 2023-01-05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纲要指出,要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并规定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意味着公共艺术课程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不少学校现在已经开展了实用性艺术公共课,包括摄影、影视制作、电影动画、广告、策划、音乐、舞蹈、音响设计,还有家庭装饰、书法艺术、插花、陶艺、工美、古玩字画的鉴赏……这些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可以增强创新能力。

此前,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城市还曾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行动方案》。这些都折射出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我们重新认识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育人:艺术的教化功能


中外先哲早就发现了艺术对人的品德有教化作用。柏拉图认为“德育始于美育”,认为美育是达到心灵和谐,与德育达到的理性秩序是一致的,而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础。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诗、礼、乐当作相互联系的修身三要素。

艺术的人生态度,是和功利的人生态度相对立的,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史的教育,从时间的尺度上拓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创造出丰富的文化体验。所以,艺术教育不能简单以有用、没用来评价。正如那部讲述音乐拯救“野孩子”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所说:“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启智:艺术对科学创新的作用


科学史上有一个惊人的现象,伟大的科学家往往热爱艺术。统计显示,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中有艺术爱好的比例大约是普通人的1.5倍,英国皇家学会成员中这一比例大约是2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比例则达到近3倍。科学家为什么钟情艺术?因为数学和绘画、音乐有相似的美感,欧拉公式和巴赫的音乐有着共通的审美维度——优雅、深刻和清晰。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艺术爱好非常广泛,自幼学习音乐、书法、绘画。1994年,钱学森出版了《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提出了艺术与科学不可割裂的观点。他说:“这些艺术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发,然后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加以验证。”


 审美:滋养我们的灵魂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这本书中说,我们去欣赏一幅画,去学一种艺术就能拥有更好的人生吗?其实不一定的,但是为什么还要去学艺术呢?因为不看不欣赏,就是在浪费我们的眼睛。也许我们无法踏遍全世界去欣赏艺术作品,但是可以迈出最初的一步,那就是去学习。学习艺术,了解艺术对人生有多美好,并不是坐在教室里听别人讲,而是要花时间亲眼去看、去欣赏,享受艺术,去做艺术实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对个人来说,在全面粗浅地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应明确个人兴趣,并加以扩展深入。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看公共展览,参加一些可以参与性很强的演出,或者利用新技术手段、新媒体、新的设计软件,展现自己的艺术实践,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调动积极性、激发热爱的过程。

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认为,“整个中国文化在最高层次上是一种诗意的文化、审美的文化。中国美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独特的生命精神,在于向内向纵深处的拓展。”一花一世界,艺术审美滋养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生活的品质。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




相关文章
李峥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专家简介
李峥嵘,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永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北京晚报阅读周刊和成长周刊高级编辑、京报集团视频栏目《都来读》主讲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18年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著有《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亲子阅读中的秘密》、《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解码自主学习力:智能时代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能力》。曾两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2018年度新浪育儿盛典最佳养育图书作者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