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爱,更给予自由
来源:科普时报 2023-04-01

图源:视觉中国


最近一篇人物采访《城堡中的马原》引发热议。网友围绕先锋作家马原不让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上学、不及时就医而展开了热烈讨论。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尽到职责,怎样才是真正爱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作为父母,应该尽到怎样的职责?概括起来至少包括如下三点:满足孩子身体发育的物质需求,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伤害;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保护孩子免受情感伤害;让孩子接受社会化教育,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正确引导。

为人父母,首先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马原的儿子马格有先天性心脏病,因为没有及时就医,生命永远停留在13岁,那一天正是儿童节。广大网友正是因为不希望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纷纷呼吁为人父母能够尊重常识、遵守法律、保持基本的人性。

作家老鬼也写过母亲杨沫因为童年创伤和患有神经官能症,对孩子极其冷漠,孩子病了也不在乎。比如,“我小时候患了肠粘连,肚子疼,疼得我满地打滚,吃什么吐什么。母亲认为是虫子病,一直没当回事。保姆看我痛得难受,吃药也不管用,再三向她报告,她都说是虫子病,无动于衷,继续把我扔在东屋,任我疼得呻吟。几天过去,我已奄奄一息,眼看要不行了,她才让哥哥带我去看病。医生检查之后马上动手术。后来对家人说,我的肠子都黑了,胀得快要破裂,再晚就没救了……”

为人父母,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该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够限制其自由、不能侮辱其人格,不能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迫害,父母在能够负担治疗费用的情况下,不应该随意放弃有病的孩子、不让他们接受现代医学的治疗,而且要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孩子成长需要“情感养育”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只需要物质,同样需要情感满足。

有一个著名的“布加勒斯特早期治愈计划”,曾跟踪调查被欧美家庭收养的罗马尼亚孤儿13年。这项计划是这样的:数千名儿童在孤儿院长大,能获得食物和水,却很少与人接触。他们哭泣时,没有人安抚,没有人拥抱。从这些孤儿中随机挑选的68个孩子被送到温馨的寄养家庭,还有68个随机选出的孩子,被留在孤儿院。研究人员发现,两岁前从孤儿院转入充满关爱的寄养家庭的孩子,可以恢复到正常儿童的智商、情商水平,并且适应程度非常高。与此相对的是,两岁之后才离开孤儿院的孩子恢复水平较低,智商停留在70分左右,不再增长。

这个实验证明生命的成长不只需要满足物质基础,同样需要健康的依恋关系、得到深层次的情感滋养。

父母是成年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跟父母的不同,孩子不是父母的宠物,父母要学会把孩子当成独立存在的生命体,而非成年人意志的附庸。


孩子的人生属于他自己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无论父母在事业上多么成功,知识有多渊博,也不可能把孩子限制在自己身边。让孩子到社会环境里去塑造,让孩子去学校接受集体教育、同伴教育,去尝试、去摸索、去体验,去经历,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马格常常一个人看着日落,很想跟小伙伴一起玩球,但是最终他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作为父母,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去决定孩子的生活。孩子成年之后,可以选择离群索居,也可以选择去大城市生活。但是在没有成年之前,必须要有集体生活。扩大视野、海纳百川,才能突破狭隘的认知。

所以说,真正的爱,是既有规则又给孩子自由,在家庭生活中不执行双重标准,要有科学常识和开阔的胸襟,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生命,有自己的选择和自由意志。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



相关文章
李峥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专家简介
李峥嵘,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永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北京晚报阅读周刊和成长周刊高级编辑、京报集团视频栏目《都来读》主讲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18年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著有《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亲子阅读中的秘密》、《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解码自主学习力:智能时代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能力》。曾两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2018年度新浪育儿盛典最佳养育图书作者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