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抑或e人,你都独一无二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5-08

□ 李峥嵘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每年到了五四青年节,总让人忍不住感慨年轻人的蓬勃向上和勇于探索自我。例如,当下青年人在交往中流行探索人格:“你是i人还是e人?”意思是你的人格特质是属于内倾性的还是外倾性的?那么,这种分类有科学道理吗?

i人e人的概念从哪里来

“i人e人”来自一种测量人格的工具——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简称MBTI。这是由心理学家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和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研发的一种测量人格的工具。

很多心理学家都对人格进行了研究,其中荣格提出了一个对立原则,把每种人格特质描述为对立倾向之间的平衡,最有名的对立倾向就是外倾性和内倾性。外倾性是指将注意力指向外部,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在人群中感到兴奋、精力充沛;而内倾性是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独处的时候感到自在。

布里格斯母女以荣格的8种人格理论为基础,划分出四个维度,即:注意力方向、认知方式、判断方式、生活方式。

此外,每个维度还有两个方向,“注意力方向”分为外倾(e)和内倾(i),“认知方式”分为实感(s)和直觉(n),“判断方式”分为理智(t)和感性(f),“生活方式”分为判断(j)和理解(p),以此衍生出16种不同倾向的人格模式。

i人e人哪个更好

很多年轻人在接受MBTI测试之后,会问:“i人e人哪个更好?”

其实,不同人格类型并没有好和坏之分,只是显示了不同。如果理解和接受自己与别人不同,也就能够用不同的视角理解别人。

例如,在很多文化中,外倾的人更受欢迎,相比内倾的人更害羞、不善交际,但是他们比外倾者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两者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很多作家、科学家都是内倾型,而销售岗位更适合外倾型的人。

所以,《津巴多普通心理学》里指出:“与其在我们应该拥有什么特质上费心,不如利用我们所拥有的特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环境。”

i人e人是怎么形成的

人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首先是先天的。心理学家发现,个性气质的差异有可能是由大脑中的化学物质的平衡来决定的。有一项关于羞怯的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生的第1天对刺激的反应程度就已经有差异了。大部分婴儿在面对新刺激时都比较平静,但是有10%的婴儿非常拘谨,另外有10%的婴儿显得比较大胆。11年后再次测试,他们还是表现出相同的气质。

先天性的人格倾向只是一个影响因素,后天的文化环境以及自己的认知同样有影响。例如,亚裔美国人有60%的成年人认为自己是羞怯的,但在犹太裔美国人中,这一比例只有25%,为什么会有这样惊人的差异呢?这就是文化影响的结果。“枪打出头鸟”“鞭策多于鼓励”的文化理念使华裔儿童越来越倾向保守、低调,但是犹太裔更接受任务失败的儿童,鼓励儿童竭尽全力地向外探索。

人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在陌生的环境里可能显得内倾,但是跟朋友在一起会显得外倾。

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人格就像指纹、雪花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姑且就把“i人还是e人”当成社交娱乐,不必奉为不可更改的圭臬。相信自己,无论具有什么样的特质,都能找到适合发挥自己特质的环境,都拥有人生的无限可能性。让独一无二的自己,成就独一无二的人生。

(作者系教育科普作家、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



相关文章
李峥嵘
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专家简介
李峥嵘,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永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晚报阅读周刊和成长周刊高级编辑、京报集团视频栏目《都来读》主讲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18年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著有《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亲子阅读中的秘密》、《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解码自主学习力:智能时代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能力》。曾两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2018年度新浪育儿盛典最佳养育图书作者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