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奔赴黄河入海口鸟浪之约

生命震撼:跨越山海 万鸟齐飞

□ 李峥嵘

来源:科普时报 2025-01-10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连日来,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一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正悄然上演。那便是鸟浪景观,如同一场大自然导演的天幕戏剧,吸引着无数目光,尤其是众多父母带着孩子,不惜千里迢迢奔赴这场候鸟之约。这一趟旅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与无尽的美好。

生态教育:感悟自然的和谐共生

当我们踏入黄河入海口,便仿佛踏入了鸟类的王国。这里,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候鸟中转站。晨昏交替之际,成千上万只鸟儿振翅高飞,它们遮天蔽日,似一片流动的星云。鸟浪翻滚,其宏大与壮阔,远超日常所见。看那鸟群,时而如巨鲸腾空,似要冲破云霄;时而像灵动的画笔,在天空勾勒出变幻无穷的画卷。

孩子们置身其中,得以直观领略鸟类的多样。“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于2024年10月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这里鸟种丰富,是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之一,每年超过1万只黑嘴鸥在此繁殖;遗鸥全部种群也在此越冬。

孩子们会看到优雅的丹顶鹤闲庭信步,小巧的矶(jī)鹬(yù)在浅滩觅食,还有那成群的大雁列阵翱翔,各种各样的猛禽蠢蠢欲动。更不用说数十万只花脸鸭组成的“巨浪”在天空翻飞。这些鸟儿,各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孩子们由此真切地领悟到,保护自然环境,便是守护这些生灵的家园,亦是守护我们人类自己的未来。正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所言:“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审美教育:发现自然的诗意画卷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候鸟的迁徙,本是自然的寻常节律,然而鸟浪却赋予了它非凡的美感。鸟群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的队形变化万千,时而如浩瀚海洋中的巨鲸遨游,时而似天边蓬松的云朵飘荡,时而像神秘莫测的漩涡流转。色彩斑斓的鸟儿与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奔腾的河流、无垠的海洋、绚烂的朝霞或壮丽的落日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美到极致、动人心弦的画卷。

孩子们目睹这般美景,他们幼小的心灵会被自然之美深深触动。那是一种超越言语的震撼与感动,让他们对美的感知更加敏锐,对大自然的神奇与宏大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就如同李白诗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所描绘的豪情,孩子们也会在心底种下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这种对美的感悟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心灵深处最珍贵的宝藏。

生命教育:领悟生命的珍贵与坚韧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儿童是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鸟浪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

瞧,众多鸟儿汇聚于此,它们为了生存,为了抵御猛禽的侵袭,团结协作,形成紧密的群体。它们的飞行配合默契,每一次振翅、每一次盘旋、每一次俯冲,都仿佛是生命的乐章在奏响。那众多翅膀扇动的声响与清脆的鸣叫交织,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之歌。孩子们从中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然而,他们也会看到,环境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威胁到这些可爱的生灵,一只落单的鸟儿或许瞬间便会陷入危险。由此,孩子们会在心底生出对生命的敬重与珍惜之情,懂得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学会关爱和呵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即使你没有机会在这个冬天带孩子奔赴黄河入海口的鸟浪之约,也可以带孩子们在所生活的城市周边与自然亲密接触,让孩子从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收获心灵的成长,感受大自然赋予的无尽魅力与深刻启迪。观鸟而不关鸟,是我们给予孩子珍贵的礼物,一段伴随他们一生、熠熠生辉的美好记忆。

(作者系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教育科普作家)



相关文章
李峥嵘
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专家简介
李峥嵘,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永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晚报阅读周刊和成长周刊高级编辑、京报集团视频栏目《都来读》主讲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18年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著有《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亲子阅读中的秘密》、《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解码自主学习力:智能时代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能力》。曾两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2018年度新浪育儿盛典最佳养育图书作者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