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饮食野趣多
来源:科普时报 2022-08-20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举办“2022岭上花园篝火夜”,“文艺演出+民族美食+文创产品+体育竞技”再现了鄂伦春族曾经的山林生活情景。由7个猎民村搭建的一幢幢斜仁柱与游客帐篷相映成趣,身着节日盛装的猎民和游客载歌载舞,吃红柳肉串,喝双柳鲜汤,聊鄂伦春族定居前的劳作和野趣生活……

    勤劳智慧的鄂伦春人,用鄂伦春语和汉文记录了世代创造的美食、建筑、音乐、舞蹈、雕刻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鄂伦春族人口为9168人。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以狩猎业、林业、农业、渔业为主。“鄂伦春族”最早出现在清初官方文献,族称含义为“使用驯鹿的人”“山岭上的人”,为狩猎民族,也称山林民族。山林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食物来源的宝库。

    野炊是鄂伦春族常见的饮食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前,鄂伦春族一直过着游猎生活,到处迁徙,经常野炊。人们围在篝火旁,吃着各种烧烤。比如:用猎刀把野兽肉割成块,扔到火堆里烧至焦黑,刮去黑疤的烧肉;把肉块串在木棍上,插在篝火旁烤熟的烤肉;把面和好,揉成团,压成饼,掏空,形成圈状,在灰火中烘烤至熟的圈火烧;春、夏、秋三季把剩余的兽肉切成条或块,水煮后晒干的晒肉干、火烤后晒干的晒肉干,储存起来备荒或作为礼物馈赠亲友。鄂伦春族定居前的野餐生活,除了用兽骨制作吃饭的筷子、用兽皮制作装东西的口袋,几乎都是通过巧用木材给饮食生活带来方便,既有“剞木贮水,灼小石,淬火中数次,渝而食之”,又有用桦树皮制作的盆、碗、篓、桶、盒、箱等器具。

    肉食曾是鄂伦春族的传统主食,肉食中又以狍子、野猪、鹿等野兽肉为主。在没有铁器的时代,他们在木槽或大野兽的胃里加入水,不断投入烤热的小石子,用以传热,直至水沸肉熟;有了铁锅之后,则把肉放入锅里煮熟。这种沸水煮熟的肉,叫手把肉。鄂伦春族还喜欢用肉和其他食材搭配着吃,比如:兽肉搭配山葱、野辣椒、韭菜,取名杂花菜;面粉洒上清水拌成疙瘩状,与肉片同煮,取名肉片疙瘩。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先后实现定居,结束了游猎生活,饮食习俗也随着发生了根本变化,以粮食为主食,肉食来自家畜、家禽和鱼类。他们又为各种肉食找到一个最佳搭配:牛肉+土豆、羊肉+白萝卜、鸡肉+蘑菇、鸭肉+酸菜、鱼肉+豆腐。

    野菜是饺子馅的主角。受汉族饮食的影响,鄂伦春族餐桌上也有了饺子。可此饺除了形似,从名称到馅料都有区别:汉族说的饺子,鄂伦春语称“谢沃恩”,意为“耳朵饽饽”;汉族饺子常见猪肉酸菜馅、牛肉大葱馅、鸡蛋韭菜馅等,多选用肉+蔬菜,鄂伦春族的饺子馅则是肉+野菜,别有一番山野风味。这些野菜在鄂伦春族饺子馅里最为常见,如野葱、老山芹、柳蒿芽等。

    不同口味和质感的野果,丰富了鄂伦春族的饮食生活。比如,野樱桃、山葡萄、榛子、松子。遍布大兴安岭的野生浆果都柿,是鄂伦春人家自酿果酒的好原料。都柿酒的酒精含量低,酸甜可口,老少皆宜。

    鄂伦春族饮食野趣盎然。研究鄂伦春族饮食乃至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食品,不仅对饮食生活的“原生态”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和认识,而且更有助于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让消费者餐桌上拥有越来越多的森林粮食、森林蔬菜、森林食用油、森林水果……把森林建设成“粮库”“油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关文章
单守庆
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
专家简介
单守庆,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智库专家。曾被授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称号。著有《厨行天下书系》《名人饮食经》《清真饮食面面观》等书。获得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