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作歌河山
□ 苏 青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草原秋色 卢艳 摄

青诗白话

俗话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休闲远足,登山涉水,假日旅游,不仅能饱览祖国秀美山峦、壮丽江河、辽阔草原,体味各地美食佳肴、民俗风情、人文历史,还能强壮体魄、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可谓一举数得;如果还能觅得诗联,寻得佳句,更是额外收获、意外惊喜。

1980年仲春,也是我考到北京上大学的第二年,我们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秋游——登八达岭长城。八达岭地处的延庆县军都山为燕山余脉,这里曾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爬上最高处的敌楼,我四周眺望,但见雄伟的长城如巨龙翻滚、奔腾欲飞,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如丝带缠绕、蜿蜒山间,远方的官厅水库如杯水一汪、晶莹透亮,不禁诗兴大发,即兴赋诗,以抒情怀:“回首方惊燕山渺,官厅水库一勺舀。詹君抖丝群峰缚,腾蛇伏岭白云搅。烽火狼烟何处觅,花香日艳闻啼鸟。莫道登天无门路,苍穹赖汝诚不倒。”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大庸县(现已改为张家界市),改革开放前,这里曾是国营林场。据说,著名画家吴冠中1979年应邀到湖南作画时,曾有人介绍他到张家界林场写生;由于从来没有听过张家界这个名字,吴冠中当时并没在意,只是姑妄听之,后经不住多位同志再三推荐,他遂下决心专程观览。到张家界林场后,展现在眼前的奇峰怪石、幽洞深壑、飞瀑流泉、迷云古树……,令吴冠中大为惊讶,深感震撼。回京后,吴冠中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张家界这颗尚不为人知的“明珠”感慨颇多,遂即写就《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短文,刊登在《湖南日报》上。张家界从此名扬天下。

1991年8月,我第一次来到张家界。那时的景区还很原始、自然,全程都得靠步行游览,一路可尽览天门二将、八仙台、罗汉石、白龙洞、南天一柱、活钟馗、金鞭溪、黄狮寨等著名景点。站在黄狮寨观景台,但见云雾缭绕,奇峰若隐若现,如万千兵马云集;但听劲风呼啸,怪树似行似跃,如林立剑戟劈刺,仿佛大战在即,将士们摩拳擦掌,一触即发。触景生情,写意张家界的诗作不禁脱口而出:“一从朝雾升山巅,疑是兵犯燃狼烟。黄狮点起二门将,白龙驱动八家仙。醉醒罗汉擎天柱,怒惊钟馗挥金鞭。泉鸣战鼓风吹号,群峰汹涌争向前。”

我是湖南人,儿时是在湘江边的长沙城度过的,但年过半百时,却从来没有造访过城郊周围的各处景点。2014年“五一”期间,妹夫专门开车带我游览了望城区内的靖港古镇、铜官窑遗址、郭亮故居、书堂山、雷锋纪念馆等风景名胜。书堂山紧邻湘江,乃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生长、读书之地。据说,在这里,欧阳询日以临池为课,以流泉洗笔,夜以读书为伴,以习字为乐,终练就了于平正中见险绝、独树一帜的欧体。登书堂山观湘江秀色,谒书堂寺探先贤情怀,大好河山抖展眼前,锦绣文字激荡胸间,短诗一首,草就而成:“蓝天铺宣纸,湘江作砚池。峰舞如椽笔,丽书欧体字。”

美丽的草原一直是我的神往。2014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和家人沿延庆、丰宁、坝上北上,自驾游览内蒙古的多伦、锡林浩特、克什克腾、太仆寺等地,分别在元上都遗址、巴彦呼热湖、桑根达来草原、锡林九曲、达里诺尓湖等风景名胜留下诗作。回京后,这次旅行的副产品——《本以为》长诗、《日落西山彩云随》组诗、《草原怀古》五言,先后在《科学时报》《科技日报》和《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发表。

党的十九大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山河将更加秀丽、更加壮美,我也将饱蘸更加浓烈的情感,继续用诗作歌唱伟大祖国的大好山河。谨以《本以为》的最后一段诗句,作为本文的结尾:“本以为,延庆百里画廊的五彩斑斓千娇百媚,家门前的秋景竟也如天然油画般点缀,是本次旅行收官的最美;没想到,竟发现——祖国大好河山的辽阔和壮美,我根本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描绘。”



相关文章
苏 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专家简介
苏青,196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等职。出版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合著),以及《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科学文化著作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