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联话读书
□ 苏 青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青诗白话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自然成为每一个读书人为搭建人类进步阶梯而采取的具体行动。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逝世纪念日。我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天确定为“世界读书日”,除了希望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以此来纪念这两位伟大的文豪外,更多地是希望通过在全球范围普及读书,提高公众素质,继而促进人类更快进步。

有感于斯,在2018年世界读书日的这一天,我专门赋诗一首,试图诠释读书、思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人猿揖别心智异,文明野蛮自分离。假物拓能开视野,分家论序晓礼仪。勤学丰智促创造,多思富民强国体。平等自由求大同,社会发展书为梯。”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读书学习,1997年,中宣部、文化部等9部委共同发起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又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以此激发全民读书热情,促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建设,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近年来,以聂震宁委员为代表的许多新闻出版界有识之士反复在全国“两会”提案,呼吁设立“全民阅读日”,促进全民阅读立法,为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当今社会风气不遗余力奔走呼号。

聂震宁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曾任漓江出版社社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现任韬奋基金会理事长。我在科学普及出版社任职时,有幸与他相识,并得到他的鼎力支持。他曾多次应邀参加我社研讨、联谊活动,为干部职工授课讲座,学者风范、大家气度、兄长胸怀,令人感佩。感佩聂兄在文学创作、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公益活动等方面取得的佳绩,尤其是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所做杰出贡献,2017年春节,我为他特做藏头诗一首,予以力赞。“聂语高谈透威严,震耳两会提案鲜。宁肃国民喜阅读,真情作家润心田。心裁漓江丽文学,英辉央企谱新篇。雄领韬奋播精气,赞引后学争向前。”

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上大学时我爱摘抄书中格言警句、美文妙论,工作后则喜欢在书上写批注发感慨,年纪大后手懒了,不再愿意动笔。而对柯有安教授来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既是他几十年来的读书体会,也是他养成一辈子的读书好习惯。

柯教授是我国通信技术领域知名学者,主要从事雷达信号研究,在雷达散射矩阵与极化匹配接收方面最先给出了极化匹配接收的条件及几何表示方法,著有《雷达站》《雷达信号理论》等著作。我在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时,他是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我毕业分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后,他又兼任这本刊物的主编。很长一段时间,柯教授一直都是我的老领导。他曾反复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在他看来,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柯教授告诉我,自上大学那天起,凡读书,他都记笔记,每年整理成一卷,每卷20万字左右,60多年从未间断,字数合计已超过1000万字。2012年4月23日,既是柯教授的80寿辰日,又恰逢“世界读书日”,我有幸受邀参加他的祝寿宴会。有感于柯有安教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遂即兴口占一镶名寿联,祝福道贺:“育人有道,桃李芬芳满天下;科研安邦,成果丰硕誉神州。”衷心祝愿柯教授健康长寿、万事顺意。

2018年4月中旬,我脱产参加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研修班,聚焦“新时代的中国经济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专题,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一周。重新走进教室学习、食堂吃饭、寝室睡觉,再次体验大学生活,感觉十分美妙。一周里,白天、晚上几乎排满课程,授课教师大都是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那样的国内一流经济学家。感慨之余,专门赋诗抒怀、留念:“桑榆入学堂,卸却公务繁。诚惶又诚恐,唯恐废时光。//认真听讲课,笔勤熟记方。课后有讨论,教学互相长。//青春影作伴,桃李绽芬芳。抬头皆名师,俯首做学郎。//思辨析真理,求索路漫漫。不因苦钻研,哪得学识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年朋友们,趁青春年少,抓紧读书吧!



相关文章
苏 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专家简介
苏青,196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等职。出版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合著),以及《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科学文化著作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