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空谷怎填补
□ 苏 青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春节期间,夫人的朋友把自己儿子写的《空谷》一文发进群里,立刻引起众多父母的共鸣和热议。我读后感动不已,遂推荐给《科普时报》总编。总编不仅当即拍板刊登,还命我撰文点评助阵。群里的朋友得知,又是一片雀跃,同时推选另一位家长13岁的孩子夏誉天专门创作木刻画配图。

《空谷》只有800多字,内涵却极为丰富,道出了现实生活中两代人之间普遍存在的感情缺失、缺位以及沟通交流障碍等重大社会问题。这真是:“习作如石击鼓,惊动群中父母。相继共研讨,两代情感题目。空谷,空谷,怎样沟通填补?”(即兴填词《如梦令·空谷》)

在《空谷》作者李润宽同学看来,爸爸是一座山,妈妈也是一座山,孩子就像生活在两山之间的小鹿,家庭的幸福与美满,更多地取决于小鹿的存在及其情绪变化。

在长途汽车站,农民工父母背井离乡打工,留守儿童与父母从此天各一方,由此造成两代人情感缺失的“空谷”,让人难过无比。

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碌,很难经常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小区里,爷爷奶奶两座山峰之间,时常也会出现感情缺位的“空谷”,同样令人伤感。

“小朋友的爸爸是一座山,她的妈妈也是一座山,小朋友就像山谷里的小鹿欢快地跳跃着。”这是作者及其父母眼中的幸福、美满家庭。正因如此,这种景象才让人无比羡慕、珍惜,以至于“我们的车静静地跟着他们,没有催促,直到这一家人离开。”

即使像作者这样一个让外人看来十分幸福的家庭,“山”里的“小鹿”如果不能“欢快地跳跃”,两代人之间的情感难免也会存在某些缺憾,出现令人遗憾的“空谷”,同样也很难称得上美满。孩子不快乐,父母会幸福吗?

让人欣慰的是,宽宽终于懂得了,妈妈每天晚上唠唠叨叨地“献殷情”,实际上也是母子之间情感缺失、缺位的表现。可见,亲人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交流是多么的重要!

李润宽同学写这篇文章时,正值高三忙着一门心思复习考大学之际,自然无暇顾及父母的感受和情感需求。这或许也是造成家人感情出现“空谷”的原因之一。这里又涉及我们的功利教育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等深层次敏感问题。

扯远了,就此打住。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   



相关文章
苏 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专家简介
苏青,196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等职。出版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合著),以及《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科学文化著作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