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优良承后继
□ 苏 青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天地祥和 禹燕 摄

“共忆当年热血,戎装砥砺雨风。铁马冰河威四海,号角连营魂梦融。真情战友浓。//聚似火燃炽烈,散如星耀明彤。传统优良承后继,业务精深新立功。启程唱大风。”“八一”建军节前夕,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诞辰93周年,中国科技馆党委举办主题为“弘扬好传统,引领好作风”的在职复转军人座谈会,上述《破阵子》一词,是我即兴填写赠送给我馆全体在职军转干部的。

中国科技馆现有在职军转干部18名,转业前分别在陆军、空军、武警、火箭军、装甲兵、工程兵等部队服役,部队大熔炉锤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练就了他们过硬的素质本领。与会军转干部围绕军旅生涯、部队传统、优良作风、首长教诲、战友情谊、科馆工作、岗位职责、肩负使命尽情畅谈,共抒情怀,同表心愿。

党委办公室谭艳梅回忆了她参加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的难忘经历。2009年1月,小谭几番过关闯将后,被选拔到三军女兵方队,作为预选领队参加训练。由于入队比别人晚两个月,谭艳梅不断给自己训练加码,腿上绑沙袋每天早晚各跑3公里,成绩迅速提高,顺利进驻沙河阅兵村参加集训。三军女兵方队是徒步方队中受阅人数最多的方队,为了让喊出的口令使整个方队375人都能清晰听见,小谭每天4点半就起床,躲到小树林里吊嗓子,个中艰辛谁人知晓?骄阳下苦练正步,脚被鞋子磨得大泡套小泡,体重从120斤减至95斤;训练结束脱下长筒军靴,腿上三节颜色黑白分明:被靴子和裙子覆盖的是正常的肤色,裙子到靴子部位晒得黝黑发亮,伙伴们戏称“三节棍”以为乐趣。当年的受阅情景,至今仍在谭艳梅脑海里像电影一样闪现。在她看来,“一次受阅,一生荣光”。确实,由于出色完成了率领女兵方队接受检阅任务,谭艳梅荣立个人二等功,并于2012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人力资源部青年干部贾超在部队当过纠察连指导员。他所在的连队是北京卫戍区的标兵连队,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作风,其中“抬头做人、低头做事”,对小贾影响甚大。纠察连的战士平常训练时,要求“抬头挺胸,脖颈贴后衣领,下巴微抬,两眼目视前方”,以彰显执法者的威严;连队藉此教育战士“抬头做人”,目光远大,襟怀坦荡,永远向前。纠察连战士都是清一色的大个子,连里规定整理内务不许用拖把,战士们就俯身甚至跪地用刷子刷、用抹布擦地,养成“低头做事”好习惯,保持环境光亮如洗;藉此培养、教育战士谦虚低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甘于奉献,攻坚克难,永争第一。

医务室转业军人马丽春的发言幽默风趣,她通过从军学医的2件小事,道出了部队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悉心培养。在第四军医大学上解剖课时,教员十分严厉,要求每位女学员都必须动手翻看人体标本,熟悉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克服心理障碍。记得第一次上完解剖课,午餐吃的是陕西的肉夹馍,小马眼里看着手中的肉馍,心里想的却是解剖课上的人体标本,胃里一阵阵翻江倒海。还有一次,有学员给实验狗做脾脏切除手术,不小心碰破了脾动脉,顿时狗血飞溅,学员们惊慌失措;教员立马冲过来,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的脾动脉,慌乱场面迅速平息。此时,学员们定睛一看,那位教员已被弄了个狗血喷头。讲完故事,马丽春无限感慨:国家培养一名医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培养一名女军医,更是难乎其难啊!

中国科技馆复转军人干一行爱一行,从军是沙场精兵,转业是科普闯将,在新的岗位上一如既往地保持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敢打敢拼、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他们更是挺身而出,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发挥骨干作用,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典范。拥有26年军龄的安全保卫部主任魏丹波放弃春节休假,舍弃与家人团聚,连续7昼夜在馆值班,为其他同志做出了表率。曾在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任教的王剑薇,今年2月8日,作为内容策划组组长,和展览设计中心同事以最快的速度策划推出了“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受到广泛好评。观众服务部复转军人刘珩与国防科技大学校友一道,积极募集善款,克服重重困难,于2月12日将紧急购买的2台自动控氧呼吸机运送到了最需要的湖北黄冈黄州区人民医院。

感动于复转军人同事的迷人风采和动人风范,特填《十六字令》词3首,以表敬意:“兵,投笔从戎卫泰宁。熔炉铸,烈火炼钢精。//兵,葱郁年华再履新。从头越,赤胆勇搏拼。//兵,科普沙场展翅英。彰徽范,天道永酬勤。”



相关文章
苏 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专家简介
苏青,196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等职。出版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合著),以及《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科学文化著作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