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使命》探天际
□ 苏 青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火星使命》开机仪式在金昌举行

梁彭玮 摄

“太空中一艘飞船飞驶过来,进入火星轨道。着陆舱与飞船分离后,一个橙红色的星球火星进入画面。中国第一个载人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舱,向着火星大气层绕圈俯冲。”

这是《火星使命》剧本的第一组分镜头文字。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优秀青年藏族导演松太加执导,国内首部以航天科技为题材的科普巨幕电影《火星使命》,2020年8月20日在甘肃省金昌市启动开机仪式。

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为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在我看来,载人航天就是在编织人类探索太空的“一带一路”,火星探测则是开辟太空“一带一路”的勇敢探索,把金昌作为《火星使命》的重要拍摄基地,不仅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也给打造以火星为题材的科普影视作品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火星使命》以我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为大背景,以中国载人航天昂首步入空间站时代为主基调,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大型试验项目“绿航星际”试验为素材,以虚实结合、科幻与现实交融方式,讲述中国航天员在选拔、培养、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幕后精彩故事及感人事迹,旨在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科技成就,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彰显航天人的爱国情怀,激励广大民众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奋斗。

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中国科学技术馆肩负着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历史使命,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科普影视产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火星使命》的拍摄、制作得到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航天员教员仝飞舟博士将出演女主角,退役航天员潘占春出演“‘火星使命’3人545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总指令长——“545天”为目前人类从地球至火星往返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仝飞舟是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训练教员,2016年作为唯一的一名女性进舱乘员,与另外3名男性乘员一同参加了由中国首次主导、多国参与、面向未来开展深空探测和星际驻留任务的“绿航星际”试验。4名乘员进入面积370平方米的模拟太空密闭舱,开展为期180天的受控生态生保技术试验验证,仝飞舟据此创作出版了《飞舟日记》一书。潘占春1998年1月与航天英雄杨利伟等13人一同入选我国“神舟”飞船载人计划首批航天员,退役后担任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理事长一职,致力于青少年航天科普宣传。

2018年,金昌市引资在距离市区40公里,地形地貌及自然条件与火星颇为相似的荒漠上,建造了一个既可还原火星场景,又能真实模拟航天员训练生存,开展太空科学研究、实验和模拟训练的大型科普基地——火星1号,《火星使命》的许多重要戏份和场景拍摄都将在这里完成。

作为《火星使命》的重要策划、制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之所以选择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题材制片,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希望给青少年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始向深空探测稳步迈进,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越来越受世人瞩目。《火星使命》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对真理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为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二是希望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动榜样。航天科技成就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最能激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火星使命》将展示我国航天员的拼搏精神和奋斗风采,激励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创新开拓、为国争光。

三是希望弥补我国科普特效影片发展短板。相对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我国航天科普影视作品的创作质量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反映在科普场馆播出的特效影片大多为国外引进,航天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多以反映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航天科技成就为主,《火星使命》将从这两个方面来弥补相应的短板。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火星使命》将打造成为一部弘扬时代精神、彰显科技魅力、绽放艺术华彩的科普力作, 2021年公映时作为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有感于斯,填《清平乐》词一首,贺《火星使命》开机拍摄。“火星使命,勇探天无际。溢彩骊靬张双臂,揭幕开拍大戏。//航宇成就辉煌,科普影视弘扬。激励孩童奋进,创新开拓担当。”



相关文章
苏 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专家简介
苏青,196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等职。出版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合著),以及《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科学文化著作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