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游文化辟新路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4-18

“为推动科普游戏系统性研究,聚焦科普游戏发展关键问题,来自科普、教育、科技领域的专家代表与相关单位和组织共同研讨发布此宣言,以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视角,围绕游戏历史、科普作用、教育内核、场馆应用和数字文创,进一步明晰科普游戏的内涵,达成科普游戏在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目标上的共识,构建多元融合的科普游戏研发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文化生产方式变革,为建设数字中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2021年4月10日,首届中国科普游戏大会以“科普产业的创新与变革”为主题,在上海科技馆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发布了上述《科普游戏产业发展宣言》。

游戏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学习生存、学会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人类而言,游戏则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某些特定时间、特定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满足或为自我身心降压减排的社会行为方式。可以说,游戏与人类共生,人的成长与游戏相伴。从远古到现代,游戏始终渗透到人类文明的各个角落。人类自幼就喜欢玩泥巴、堆沙土,自发地模仿成人玩过家家、攻城打仗的游戏,由此提升自己的语言和社交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电子游戏成为最重要的游戏形式,尤其是现今,以台式终端和移动终端为主的网络电子游戏更是风靡世界,老少皆喜。通常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游戏机是1962年由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些青年研究人员和学生共同研制成功,起名叫“宇宙战争”(Space War),其主要研制者斯蒂夫·拉塞尔由此成为电子游戏的先驱。网络电子游戏的出现和发展,更是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以及思考方式。由此,探讨科普与游戏的融合发展,促进科普产业的创新与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次大会聚焦科普游戏的再定义、实践场景和发展趋势,以及需要的政策支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旨在为今后科普游戏产业发展探明方向。但是,科普与游戏具有不同的特性,两者的融合发展既要看到双方的共性和契合点,更要正视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冲突和矛盾。否则,将可能带来难以预料和把控的负面后果。

科普的教育属性,游戏的娱乐属性,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鸿沟和冲突。首先,科普重点是开展科学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具有价值引领的公益属性,看重的是社会效益。游戏则是通过刺激感官来满足用户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具有商品属性,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其次,科普教育激励青少年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刻苦学习、百折不挠、勇攀高峰,学会耐得住寂寞、经受得往磨难、吃得了苦头;游戏由于能让人即时获得满足感、成功感反馈,故容易让体验者急功近利,继而误以为成功可以走捷径、投机取巧。

但是,在信息技术迅猛、高速发展并日益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尤其是游戏已被广大青少年普遍接受并深为喜爱的情形下,科普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学习、借鉴、运用游戏的长处。首先,科普高度依赖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学习、借鉴、运用游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媒介,可以改善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以便跟上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步伐。其次,科普和游戏的主要受众都是青少年,这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与其放任青少年沉溺于游戏,不如利用科普游戏开展科普活动,让体验者获得更多的正向收益。第三,科普与游戏的融合可增强受众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力,从而提升科普教育的成效和收益。再则,科普功能具有文化属性,游戏更多的是技术应用,科普游戏有望成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发展科普游戏产业既要积极,又要审慎,科普游戏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防止被游戏厂商绑架,共同努力以避免给青少年带来的成瘾、迷醉、不能自拔的负面影响。

有感于中国科普游戏大会成功召开,思索游戏与科普的内在冲突和相互促进,权衡科普游戏的利弊得失,探讨科普与游戏的融合发展,颇多感慨,不禁填《一丛花》词一首,以表祝贺,以抒情怀。“孩童天性富新奇,游戏助学习?提升素质滋心智,探奥秘,释惑消疑。与时俱进,融合发展,借鉴互托依。//科游文化路新辟,审慎又积极。初心不忘担责任,避负效、防范沉迷。盛会研讨,火花碰撞,思想耀虹霓。”



相关文章
苏 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专家简介
苏青,196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等职。出版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合著),以及《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科学文化著作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