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眼”到“蛟龙”

这套书把最“燃”的中国科技讲给孩子听

□ 苏 青

来源:科普时报 2025-10-10

在新时代科技浪潮奔涌的今天,一套专为青少年打造的科技报告文学图书——“中国力量:讲给孩子的科技传奇”(以下简称“中国力量”),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丛书自2021年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以来,迄今已推出两辑共10册。

展示科技力量:开启震撼的中国科技之旅。“中国力量”丛书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最新成就,为孩子们开启了一趟震撼人心的科技之旅。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讲述南仁东领衔建造“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运镜)的故事,令人震撼。作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中国天眼”如何灵敏捕捉来自遥远星系的射电信号,帮助人类探索宇宙起源,孩子们可以直观感受中国在天文观测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自豪感和骄傲感将由此而生。

《伶仃洋上大写的“人”字》聚焦港珠澳大桥,讲述了千千万万建设者们精诚团结,共同建设这一超大建筑规模、施工难度空前的超级跨海大桥的故事。书中通过对工程细节的生动描述,彰显出中国科技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雄厚力量。

树立榜样力量:点亮孩子们成长的灯塔。丛书通过重大科技工程展现中国科技工作者风采,给孩子们树立了成长道路上学习的榜样。《夜空中最亮的星》讲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背后的故事,展现了一群默默奉献的“北斗人”。从早期面临国外技术封锁,到历经27年不懈努力,我国最终建成了一套独立自主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北斗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孩子们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在《续写奔月的神话》里,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和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的事迹,可谓熠熠生辉。这些科学家的故事给孩子们以人生启迪,让他们懂得,只有胸怀远大理想,不断努力奋斗,长大后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传递精神力量:厚植创新创造的土壤。“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贯穿整套丛书之中,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向着大海最深处》讲述“蛟龙”号深潜的故事。面对极具挑战的深海探测领域,“蛟龙”号科研团队怀着对祖国海洋事业的热爱,勇攀科技高峰,使“蛟龙”号成功下潜到7000米的深海,创造了当时同类潜水器的世界纪录。

《开往春天的高铁》讲述了中国铁路科技工作者从火车不断提速,到建造“和谐号”“复兴号”,一代代铁路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精诚合作,谱写了“协同”“创新”的壮丽诗篇。《一千个太阳》生动描述了“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生活日常,体现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求实品格和育人精神。

“中国力量”丛书从展示科技力量、树立榜样力量、传递精神力量三个维度,为孩子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高新科技王国,以及丰富多彩的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世界。有感于斯,谨填《少年游》词一首,褒赞“中国力量”丛书,并专此向青少年推荐。

高新科技竞相妍,国力赖其添。“蛟龙”探海,“嫦娥”奔月,成就史无前。

丛书专为青少撰,人物事迹鲜。励志传情,启蒙心智,成长谱新篇。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



相关文章
苏 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专家简介
苏青,196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等职。出版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合著),以及《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科学文化著作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