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颗颗明亮的星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3-18

春寒料峭的早春二月,我们迎来了一组令人热血沸腾的数据——1981名全国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耀亮相。

在“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个注定要载入人类发展史册的时刻,在这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中,你、我、他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的村庄从泥泞的黄土路到柏油大道,从落后的设施到“一步一景一陶然”的乡村变化。

在百度百科上建有条目的“脱贫攻坚”这个词,对大家并不陌生。也许你还是会认为,事情离生活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你很远,但其实你已经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不是吗?只要低头稍稍看看你自己的日常生活,已可足见一斑。你家的茶几上或多或少都摆着一两袋扶贫茶叶,厨房里或多或少摆放着一两袋扶贫大米,水果篮里堆放着扶贫柑橘……更有甚者,在你把这些物品作为伴手礼送朋友的时候,你还会特意加上一句:这是来自我们定点扶贫单位的产品……

悄然间,你已经在为那些暂时被光明遗忘的地方,点亮了一颗颗明亮的星,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最大产茶国,茶叶资源丰富。全国20多个省份种植茶叶,涉及茶农人口8000多万,茶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茶农脱贫致富息息相关。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自然不会、也不能缺席这场“战争”。

成绩是显著的。茶产业助力全国337个国家级贫困县和百余个省级贫困县实现了脱贫。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贫困村之一的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等6个先进茶企、陈灿平等7人成为了茶产业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的代表力量。他们依托产业带动茶乡致富,用茶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积极探索尝试,形成一套独具茶叶特色的发展经验,对茶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源自《桃花源记》的被人们朗朗上口的诗句,用文学家的话来说是表现了陶渊明时代的人们对和平安逸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今,在中国大地上,这种向往已经在悄然变成现实。

我们坚信站在领奖台上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是服务三农的先进代表,是祖国千千万万服务乡村的先行者,他们建设出来的乡村也将是祖国千万乡村的缩影,日后祖国千千万万的村庄都将会成为陶渊明诗文中的“桃花源”。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人中,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有志之士越来越多了。 




相关文章
童 云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童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传媒界校友会副会长。著有人物传记《曹雪芹》、长篇原创小说《心路》以及系列茶书《茶之趣》《一壶普洱》《帮你成为泡茶高手》《中国茶叶的那些故事》等。在《科普时报》开设茶文化栏目《茶知道》,并设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可普茶客”与粉丝交流品茶读书写字心得。最大的心愿是作为爱茶的图书编辑为爱茶的作者出版中国茶系列图书。曾获“2016年至2020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特别贡献奖”(中国作物学会,2021),“2020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十佳新闻宣传员称号”(中国农业大学,2021),“优秀科普工作者”(科普时报,2023),“2023-2024年度中国农业大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农业大学新闻中心,2025)等荣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