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的诱人之处
来源:科普时报 2022-03-05

       视觉中国供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精彩呈现,在这个中国式的浪漫中,伴随着漫天雪花,春天之旅开启。然而,在爱茶者眼里,春天已然来到。

爱茶的你,深知春茶是最好的。在茶界,已经周知的一条规律就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任何一个品种,春茶历来是最诱人的。一是茶树经历一个冬天的休养,春天一到,万芽齐迸的勃勃生机让多少爱茶人一春又一春地沦陷其中。二是春茶芽头肥壮重实,且毫多到了肉眼随意可见的程度。说到“毫”,想起一位茶友自曝其当年刚喝茶时,购得春茶回家,喜滋滋地冲泡起来准备喝的时候,发现茶汤中飘浮着许多“毛”,于是她愤怒地抄起电话,理直气壮地质问茶店,为什么要卖给她这种不干净的茶?更有茶友自曝自己收到朋友送的茶后,看到茶“毛”多,不惜用吹风机耐心地把毫尽数吹去的经历……三是春茶香而甜,春水泡春茶,茶香入汤,饮者得其幽。

我们盼望着,在立春的“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的“打春”“咬春”“报春”之后,历经雨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惊蛰的“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及“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欧阳修《踏莎行》)后,便是清明的“晴窗细乳细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了。在谷雨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便可以“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郑板桥《七言诗》)

且不说千百年来,春茶已经被文人骚客频频融入诗文,即使是在民间,也流传着“立春的金鼎红最新,雨水的毛尖醇,清明的巴山雀舌甜,谷雨的铁观音苦”的说法,在不同地区的茶客心里更有着不同的期许——浙江人盼龙井,江苏人盼碧螺春,安徽人盼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河南人盼信阳毛尖,贵州人盼遵义红茶、陕西人盼茯茶,福建人盼铁观音、凤凰单枞,天津人盼茉莉花茶,云南人盼女儿环……总之,一方人期许一方茶,得享一春的盎然。

然而,春茶之好喝,以至让人念念不忘,甚至终生难忘。据说,有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之称的汪曾祺先生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哎,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喝他一杯晶明透亮的龙井茶!”

目前,市场上已经可以看到有茶商挂出了新茶上市的广告牌,特别是新的龙井茶已经上市。经过市场整顿,“西湖龙井”已经受到了地域保护,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只能生长于杭州的龙井茶树,已经成功地在西南等地带种植,所以人们的确可以喝到早春龙井茶了。然而,真正的“西湖龙井”茶,其实得到清明节前后才可以上市。

想想臃肿了一个冬天的你,在拂面的春风中,看着杯中的那一株嫩芽,被春水撩得轻歌曼舞……是不是整个人也仿佛轻灵了起来。

也难怪,是日,正值虎年正月,佳友相约小聚,有的带来了美茶、有的带来了妙香、有的带来了美器,有的带来了茶食……笔者自然也不会落后,特意带来了顺应虎年寓意的虎纹点心。看着这个由茶友们自发带来的茶品组成的茶席,不会作诗的笔者,情不自禁地班门弄斧一首《寻春》:临窗倚栏佳友至/一茶一语知春意/残雪与寒鸦老树/三只老虎憨态掬。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协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章
童 云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童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传媒界校友会副会长。著有人物传记《曹雪芹》、长篇原创小说《心路》以及系列茶书《茶之趣》《一壶普洱》《帮你成为泡茶高手》《中国茶叶的那些故事》等。在《科普时报》开设茶文化栏目《茶知道》,并设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可普茶客”与粉丝交流品茶读书写字心得。最大的心愿是作为爱茶的图书编辑为爱茶的作者出版中国茶系列图书。曾获“2016年至2020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特别贡献奖”(中国作物学会,2021),“2020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十佳新闻宣传员称号”(中国农业大学,2021),“优秀科普工作者”(科普时报,2023),“2023-2024年度中国农业大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农业大学新闻中心,2025)等荣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