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煮饭好处多

□ 童 云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8-02

茶知道

如果从茶“发乎神农氏”算起,中国就已有5000多年种茶、饮茶的漫长历史。茶,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以茶养生被很多人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以茶养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再现,也是现代社会绿色概念的体现。据我国最早记载茶的保健功效的史料称,西汉以前,人们已经会把葱、姜、橘和茶饼一起配伍后泡煮得其汤汁,并通过饮用茶汤的方式来达到醒酒提神的目的。

现代人除了传统的饮茶、品茶,逐渐趋向一种新的摄取方式——茶食。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我们知道,通常的沸水泡饮法不能让人体充分吸收利用茶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当下提倡适当“吃茶”,即在制作各种食物时,添加茶叶超微细粉,制成茶豆腐、茶面条、茶点心、茶糖果、茶冰淇淋等食物,帮助爱茶者获得茶叶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营养成分,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等。

除了上述制作过程相对复杂的茶食外,还有一种更便利的茶叶利用方式,那就是茶水煮饭。如果你是一个爱茶的“懒人”,那么茶水煮饭是你充分利用茶叶营养物质的好选择。

用茶水煮饭的方法很简单,只需三步。第一步,将1-3克茶叶用500-1000毫升开水浸泡4-9分钟后,用干净的纱布将茶水过滤去叶底后备用;第二步,将米洗净入饭锅备用;第三步,将过滤后的茶水倒入饭锅中,水面高出米面3厘米左右即可煮饭,将米煮熟即可食用。

当你打开热气腾腾的饭锅时,扑面而来的茶香,回味悠长的茶米饭,定让你胃口大开。茶水煮饭的好处,并不仅仅止步于闻起来香。事实上,茶水煮饭,古已有之。我国古代医书《本草拾遗》中就有记载:“茶水煮饭,久食令人瘦。”如果你认为古代医书记载的只是一种现象,那么现代研究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发现,茶水煮饭,茶叶中的茶多酚、脂多糖等成分可与大米中的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钾、镁、锌等矿物质结合,产生某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还能减少喝茶有可能引起的钙流失、失眠及空腹喝茶诱发低血糖引起的“茶醉”等现象。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与大米中的有机物结合,能促进人体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去除油腻,有效分解脂肪,还有清洁口腔、保健牙齿、预防疾病等多种功效。同时,研究还发现,用不同的茶叶泡水煮米饭,会有不同的保健效果。

如果你到过茶区,不难发现,茶农手中经常捧着的就是一碗茶水煮(泡)饭,而眼前的那一位看上去“年轻态”的茶人,或许已过古稀之年。

也许,唐代赵州禅师的那句“吃茶去”,当年是作为禅语让弟子去参悟的,而今天,普通百姓却可以从行动上践行“吃茶去”。想来,这应当算是我们借助中国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完美体现了。

让我们的养生保健工作,从一碗茶水煮饭开始吧。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章
童 云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童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传媒界校友会副会长。著有人物传记《曹雪芹》、长篇原创小说《心路》以及系列茶书《茶之趣》《一壶普洱》《帮你成为泡茶高手》《中国茶叶的那些故事》等。在《科普时报》开设茶文化栏目《茶知道》,并设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可普茶客”与粉丝交流品茶读书写字心得。最大的心愿是作为爱茶的图书编辑为爱茶的作者出版中国茶系列图书。曾获“2016年至2020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特别贡献奖”(中国作物学会,2021),“2020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十佳新闻宣传员称号”(中国农业大学,2021),“优秀科普工作者”(科普时报,2023),“2023-2024年度中国农业大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农业大学新闻中心,2025)等荣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