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树下拾茶趣
□ 童 云
单位附近有片海棠树,树下有一池锦鲤。每年春天,笔者便以蓝色的天为屋顶,灿烂的大地为屋基,生发的海棠树为帷幔,享受一次有锦锂陪伴的雅致茶趣。
对海棠花中品茶香的神往,得益于苏东坡的七绝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笔者从《苏东坡别传》中获悉,他写这首诗时,已被贬到黄州。当时他家很穷,穷到每个月得把工资4500钱,分成30串,每串150钱,挂到屋梁上,每天只能取下一串来花。150钱显然应付不了他家的日常生活,更何况他还要接待“遍天下”的朋友,于是只能在东坡开荒、自力更生种地维持生计了。
这天,苏东坡去邻居王大伯家请教时令农活,被王大伯邀请到黄州庐山崔伯家参加海棠赏花会。他去后才知,崔家有一棵在女儿出生时就种下的海棠树,女儿的名字也叫海棠。经海棠姑娘细心呵护,以及不时弹古筝曲给海棠树听,海棠花开得分外鲜艳。
尽管已过去900多年,但我们仍能想象当时的茶会盛况:亲朋好友头顶盛开的海棠花,聆听着海棠姑娘弹奏的妙音,细品着崔家精心泡制的美茶……此情此景,怎能少得了诗歌呢?于是,苏东坡让海棠姑娘“掌灯来”,为后世留下了这首著名的《海棠》诗篇。
诚然,喜爱海棠花的不止苏东坡一人。远的不说,近的就有京剧大师梅兰芳与孟小冬,他俩在《游龙戏凤》中关于海棠花的唱段,成为多少人至今传唱的经典……
而今,我们沐浴在春风里,在灿烂的海棠花下,欢悦地品尝着贵州螺丝姑娘制作的都匀毛尖,领略着茶的鲜爽和清香。此情此景之下,笔者也有了诗歌的冲动,于是写下《海棠树下品茶忙》:相约烹茶还观鱼,浅笑连连忘归时。春花足弥去冬燥,举杯相看两不厌。百忧一时且脑后,吾辈不可负此日。
这事说来也怪有意思的,平时亲朋约个饭局,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推辞,然而茶会说办就办成了。想想苏东坡写下《海棠》诗的茶会,可能是崔伯临时托与其交好的王大伯邀请的。而胡适在美国时与红颜知己韦莲司见面,也是打着在家办茶会的名义发出的邀约。据说,这招还让胡适的法国室友很是嫉妒。这足可以证明,茶会是和不太熟悉的朋友约会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茶间,笔者为朋友们冲泡了鲜爽的都匀毛尖,却悄悄地把叶底完整地收集、保存了下来。当晚,餐桌上就有了一道按螺丝姑娘提供的配方制作的时令凉菜——水豆豉拌都匀毛尖。
都知道春茶金贵,如果你手边有今年的春茶,那就让我们一起把它的食用功能发挥到极致吧。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
小知识
水豆豉拌都匀毛尖制法
主料:都匀毛尖或各类春茶毛尖。以三泡后为宜,统一过凉。
配料:水豆豉、蒜泥、小葱花、生抽、老抽、醋、盐、香油各适量。
是否加白糖,根据个人口味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