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鲁迅的绿茶瘾有多大吗

□ 童 云

来源:科普时报 2025-09-19

前不久,一面鲁迅吸烟的“文化墙”上了热搜。其实,纵观鲁迅一生,有几个嗜好是伴随他一生的,不仅吸烟,还包括喝茶、吃糖等。他曾说过:“我是不喝咖啡的,还是绿茶好。”据统计,1912年至1936年,鲁迅日记中与茶有关的记载达100多处。

自幼与茶结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生于产茶重镇浙江绍兴的鲁迅,饮绿茶的习惯与生俱来。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的喝茶习惯是,草囤里加棉花套,中间一把大锡壶,装满开水,另外一只茶缸,泡上浓茶汁,随时可以倒取,把开水与浓茶汁掺和了喝。

这种“浓茶汁”的方式,类似于老北京人喜欢的“茶卤”模式,想喝时,往茶卤里兑上开水即可,茶汤可浓可淡。只不过,周家的饮茶时间与当地人有所不同,一般是从饭后开始的。

鲁迅10岁时,已抄写过茶圣陆羽的《茶经》。当少年鲁迅抄到陆羽论述茶区的《八之出》,“浙东(今浙江绍兴),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时,想必心中充满了自豪。只是不知道当年周家喝的是有“绿色珍珠”美称的绍兴名茶平水珠茶,还是平水日铸茶,总之都是绿茶。

一生钟爱饮茶

鲁迅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期间,在国内,他除了独自饮茶之外,也会到茶馆与友人饮茶,观察人生百态。在国外,更是一日不可离茶。

喝茶得用开水,为了保证随时喝茶的需求,他的房间里一年四季都有一个燃着的火炉,以保证火炉上水壶里的开水随时可用,这成了他留学生活中一个特别景致。

工作以后,鲁迅的日常生活就包括买茶、喝茶、捐赠茶。鲁迅有午睡的习惯。他午睡后,会到水房洗把脸,把喝了一上午的残茶倒掉,重新泡上一杯新茶,开始享受惬意的午茶时光。

鲁迅于茶的消费是理性的。对于收入颇丰的鲁迅来说,买茶根本不是钱的事儿,而是个人选择习惯。如1924年,他在北京鼎香村买的是1元1斤的绿茶。而且,从其弟周作人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知道,鲁迅所用的茶叶,“大抵是中等的绿茶,好的玉露以上,粗的番茶等,他都不用。”

鲁迅每次在茶座会友喝茶,基本上都是他掏腰包请客。不过,虽然鲁迅喜欢喝的是绿茶,但与年轻人见面时,他还是会细心地叫上一壶年轻人喜欢的红茶,与他们座谈一两个小时。

施茶致敬劳动者

鲁迅会买茶送给相熟的书茶馆,托对方在店门口用大茶桶泡茶,供劳动者解渴饮用。鲁迅每次施茶的量以十斤为单位,十斤二十斤地买茶施茶。

爱,是日常生活中彼此为之改变的力量。正如习惯喝绿茶的鲁迅喝不惯功夫茶,却喜欢广州的茶馆一样,熟稔潮汕功夫茶茶艺的许广平,为了满足鲁迅“随取随饮”茶水的习惯,总是会给茶壶包上保暖套,方便夜晚笔耕不止的鲁迅随时有一口热茶喝。

《两地书》收录中的第一封信,便是自称为“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许广平以茶为介,“譬如饮了苦茶——药,再来细细的玩味,虽然有些儿甘香,然而总不能引起人好饮苦茶的兴味。除了病的强迫,人是绝对不肯无故去寻苦茶喝的。”由此信开始,许广平开始了与鲁迅的书信往来,并进而成为鲁迅一生烟、酒、茶生活最重要的见证人。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章
童 云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童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传媒界校友会副会长。著有人物传记《曹雪芹》、长篇原创小说《心路》以及系列茶书《茶之趣》《一壶普洱》《帮你成为泡茶高手》《中国茶叶的那些故事》等。在《科普时报》开设茶文化栏目《茶知道》,并设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可普茶客”与粉丝交流品茶读书写字心得。最大的心愿是作为爱茶的图书编辑为爱茶的作者出版中国茶系列图书。曾获“2016年至2020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特别贡献奖”(中国作物学会,2021),“2020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十佳新闻宣传员称号”(中国农业大学,2021),“优秀科普工作者”(科普时报,2023),“2023-2024年度中国农业大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农业大学新闻中心,2025)等荣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