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应跳出“我要我觉得”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3-15

在传播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使用与满足”。在该理论出现之前,传统的观点认为,信息传播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受众,而受众在此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是“使用与满足”理论则着眼于受众个人的“需求”,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会去接受和使用一些信息,其背后有特定的需求和动机,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受众的需求和动机得到了“满足”。

实际上,在科普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形存在。从后来广受诟病的“缺失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受众在科学上是“无知的”,是等着用科学知识去填满的“空瓶子”,当然这里没有考虑受众本身的既有知识和立场等因素。而后来浮现出来的公众理解科学与参与科学等模式改变了“缺失模型”,更多地强调受众本身的参与性,或者说是互动性。这其中存在的逻辑是,公众之所以要去理解和参与科学,那从受众本身来说就一定会有某种“需求”的存在,正是这些“需求”促使他们去理解和参与科学,从而“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欲望最为强烈,而且这时的科普效果也会最好,因为公众在此时的需求被激发了出来,所以他们会通过获取科技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这方面的例子应该说有很多,比如医学科普和公共卫生知识的科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期间发布的科普内容获得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次的点击、观看和评论。再比如,我本人在微博上转发的一张正确佩戴口罩的图片在两天之内就获得了一千多万的阅读量。这都说明利用热点事件开展科普能取得较好的成果,当然这背后的逻辑离不开“使用与满足”理论。

不过,科普需要常态化,不能仅仅局限于热点事情和焦点事件上,所以常态化的科普也需要把某些已经取得共识的传播理论内化,从而付诸实践,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在非热点事件期间撰写科普文章,作科普报告,拍摄科普视频等等,那么如何让这些科普内容获得更多的关注,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和效果呢?也许我们不妨将上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稍做转化,变成“唤起与满足”理论。也就是说我们先唤醒受众,让他们对你所讲的内容感兴趣;然后你要满足他们的期望。更直白地说就是先激发兴趣,然后再通过传播内容施以教育。

实际上,我们不妨反思一下,为什么很多本来内容优质的科普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呢?答案可能就在于我们跳过了唤起的阶段,直截了当地进入了满足的过程中。正如《中餐厅》中那句广为流传的台词一样,“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通俗地说就是,如果我们急于表达我想告诉你什么,而没有提前去沟通你想知道什么的时候,那这种传播的效果就一定不会太好。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并不是受众想要了解的,这不仅会出现错位,甚至会导致“逆火效应”,而如果在提供科普内容之前,先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起受众的兴趣,然后再施以满足,其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我们向受众去表达“诗和远方的田野”之前,不妨先从他们的身边之事,甚至是与科学无关的内容开始。这在某些科学传播者看来似乎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有了这些铺垫,科学内容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过渡,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如果没有“唤起”的过程而是直接地进入到“满足”的阶段,那有可能就是受众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甚至会疑惑这些内容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想必其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好的科普一定需要考虑自己的目标对象,从受众出发,而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妨先唤起再满足。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王大鹏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专家简介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专业领域为: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社交媒体科学传播,科学家与媒体关系等。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在《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在光明网,科普时报开设专栏;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翻译出版科普研究理论专著多部(两部译著获得业内奖项),出版科普理论研究专著《愿景与门道:40位科普人的心语》,《谈科与论普-科普人“出圈”手册》等。已为各类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培训百余场。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