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
来源:科普时报 2023-05-05

□ 王大鹏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宋代诗人赵匡胤在《咏初日》中首两句就描写了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

清晨,窗外鸟儿啁啾,你睡得很美,起床伸了个懒腰,然后徐徐拉开窗帘,一束耀眼的阳光射了进来,在你背后的衣帽柜上留下一个若有若无的黑影,你顿感精力充沛。

上述场景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无数个清晨里的一个缩影,但你是否想过,阳光是怎么从太阳表面到达地球,又是怎么射到你的身上的?如果没有了太阳,日子又会有什么不同?

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的能源宝库

说到这里,你是否想去了解一下这个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能源宝库——太阳呢?由气象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太阳不完全使用手册》应该能够满足你的好奇心。

当然,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太阳以及太阳系,甚至是包括宇宙的科普书,而这本《太阳不完全使用手册》并没有覆盖到有关太阳的所有问题,只是选择了几个关键的问题,这也许就是书名中有“不完全”几个字的由来吧。

作者在书中用非常短的篇幅讲述了太阳的“一生”,因而可谓是太阳系超简史,同时也顺带讲述了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活动,虽然“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当然,对任何事物而言,我们的认知过程都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人类认识太阳的过程也不例外。书中从最早管太阳叫“太阳”的曹植开始,一步步延伸到伽利略为观测太阳奠定了方法和设备基础,进而讲述了太阳黑子,日珥和太阳耀斑爆发等硬科学话题。

阳光从太阳内部走到表面要用百万年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用绘声绘色的文字,以及栩栩如生的漫画,将一些硬核的科学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科普需要用目标公众熟悉的事物去解释他们不熟悉的事物,进而拉近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本书在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上述特征,比如,太阳系是以“系主任”的名字命名的,即便最亮的灯也照不亮太阳黑子,太阳有一只“耳”,粒子轰击是看不见的炮弹,等等。

当然,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也对“不完全”进行了解释,即“这本关于太阳的手册也许永远是不完全的,也许以人类的能力永远都不能知晓关于太阳的奥秘,也许当我们取得新的成就到达新的太空高度时回头一望,发现自己还是在太阳边上需要他‘照顾’的样子,但是人类,也只有人类不断向前,永远不会停下探索与求知的脚步。”

最后,我们再说一个硬核的“知识点”,那就是作为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的太阳光从太阳表面出发,然后达到我们的眼中,大约需要8分钟左右的时间,或者说我们看到的阳光是大概8分钟之前从太阳表面出发的,但是它从太阳内部走到太阳表面却要用百万年的时间。

太阳还将照耀地球多少年

在电影《流浪地球》的开头有这样一句旁白: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

这虽然是一个桥段,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后,它将有可能成为现实。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作为一颗黄矮星,有着大约100亿年寿命的太阳目前正处于中年期(45.7亿岁),再过大约50亿到60亿年,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将几乎全部耗尽,而太阳的核心也将发生坍缩,这会导致温度急剧上升,太阳将慢慢地变成一颗红巨星,并最终变成一颗白矮星 ,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逐渐冷却和黯淡。在太阳的终末期,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将成为“炼狱”,而人类将走向何处,我们现在无从知晓。

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可能会觉得上述内容至少在目前来说跟自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作为个体的我们,相较于太阳那漫长的年龄只不过是一瞬。

确实,在我们的祖先离开东非大草原开始散播人类的“火种”之前,太阳已经照耀地球这个“暗淡蓝点”不知道多少年了,甚至在未来,人类的子嗣有可能将文明的火种传播到宇宙其他角落之后,太阳还将继续照耀这个地球不知道多少年。

下一次你拉开窗帘面向朝阳时,不妨想想“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这句话背后的科学吧。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相关文章
王大鹏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专家简介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专业领域为: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社交媒体科学传播,科学家与媒体关系等。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在《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在光明网,科普时报开设专栏;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翻译出版科普研究理论专著多部(两部译著获得业内奖项),出版科普理论研究专著《愿景与门道:40位科普人的心语》,《谈科与论普-科普人“出圈”手册》等。已为各类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培训百余场。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