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方法,切肤之痛也能治
来源:科普时报 2022-01-02

    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受万罪于公门;竟属切肤之痛。”成语“切肤之痛”,意为与自身关系极密切,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极为痛苦难忘。近义词有剥肤之痛、痛定思痛等。

    “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每天要见不少病人,我唯一听说的一种比生孩子还疼的痛就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发病率较高,号称“天下第一痛”。其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如一侧眼角、鼻翼、脸颊、嘴角、下颌等反复发作的周期性、短暂性剧烈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

    到底有多疼呢?用患者自己的话说:“我这半拉脸啊,像被撕烂了一样,刀割肉搅的疼!可怕的是,每天不知道要疼多少次!”为避免发作,患者常不敢吃饭、刷牙、洗脸,甚至有风时不能出门,也不敢微笑跟人打招呼,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如何自我判断患有三叉神经痛

    如果某天吃饭或洗脸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侧面部(常发生在面颊)过电一样的剧烈疼痛,突发突止,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几秒钟,后来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久,每天发作数十次,有时感觉疼痛往脑门上窜,吃止疼药效果不好,就要考虑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公认的是三叉神经被小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学说。

    找对治疗方法很重要

    得了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治疗上经常走“弯路”。有些患者一开始以为是牙痛,把一边牙快拔光了也没见好。有的去小诊所吃中药、针灸,治疗好几年,反反复复发作。有的去打封闭针,暂时管点用,很快又复发。三叉神经痛常有明确的“扳机点”诱发疼痛,如刺激上下唇、鼻翼、口角、门齿、颊、舌等部位,都可能诱发疼痛。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射频损毁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主流的治疗方法也在应用。不同地区医疗技术水平有差异,许多患者至今仍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每天忍受着切肤之痛。

    发病早期,患者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较长,以后逐渐加重,甚至数分钟发作一次,严重时疼痛持续不缓解。当口服药物不能改善或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如头昏、胃肠不适时,手术治疗是必要且有效的,三叉神经痛是可以通过手术疗法来治愈的。

    理想的手术方案是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通过显微解剖手术,将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与神经隔离并松解减压,是目前唯一的对因治疗。微球囊压迫术在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上与微血管减压术相当,二者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与其他术式相比,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具有微创、无痛、无血、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身体状况差、惧怕开颅手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或术后复发等情况。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没有一种治疗方法是完美的。及时准确的诊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诊疗方案,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助您轻松甩掉“天下第一痛”。

    (作者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成员)




相关文章
王明宇
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专家简介
王明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从事功能性脑病的研究和手术治疗。全国健康传播优秀宣传工作者,中国科技志愿者,《科普时报》专栏作家,腾讯医典科普官,山西广播电视台医学嘉宾,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健康传播与健康管理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荣获首届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医路有你”系列活动特别奖,科普中国数据基础设施科普创作大赛全国二等奖,山西医学科学传播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