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晃脑”竟然也是病
来源:科普时报 2023-05-12


“摇头晃脑”,汉语成语,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来理论这话,倒瞪着两只眼睛,摇头晃脑,指手画脚。”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感觉很得意或轻狂的样子。近义词有摇头摆尾、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不自觉地摇头晃脑可能是病

    

生活中,当我们春风得意或者兴高采烈的时候,难免有点沾沾自喜,于是乎面带微笑、摇头晃脑。这是身心愉悦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是成人不自觉地、不受控制地、频率较高地摇头晃脑,则需要注意,可能是身体出问题了。

对于6个月左右的婴儿,由于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会出现头部不受控制、摇头晃脑的情况,但只要孩子生长发育正常,饮食正常,就不必过分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对于儿童,摇头晃脑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患儿,常伴有多汗、夜间啼哭、肋骨外翻等,给予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后,症状就会出现明显好转;摇头晃脑还见于多动症或抽动症,多动症患儿可表现出摇头晃脑、上蹿下跳、注意力不集中等,而抽动症的孩子除了摇头晃脑之外,还有挤眉弄眼、耸肩甩臂、嗓子吭吭声等症状。此外,摇头晃脑亦见于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如各种脑炎、癫痫、颅内肿瘤等,需要及时鉴别诊断,早期治疗。

对于成人,摇头晃脑可见于紧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无法控制随意运动,导致头部不由自主地摇晃;也可见于特发性震颤,以运动障碍为特征,单手或双手震颤,头部经常会随之摇晃。另外,亦见于帕金森病,其特征是静态震颤、肌肉僵硬、动作缓慢和姿势平衡障碍,患者常有不自主摇头的表现。

    

病态摇头晃脑如何诊治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年龄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行为多动和情绪冲动为主的神经发育障碍。患儿常有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以及适应障碍,会对学业、工作、家庭生活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消极的负面影响。该病多于学龄前起病,70%持续到青春期,30%持续到成年期。目前病因未明,因此无预防方法,普遍认为是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备孕、孕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是有效预防该病的措施。在治疗方面,对于患病的学龄前儿童,以行为治疗为主;6到11岁学龄期儿童首选药物治疗,结合行为治疗的联合疗法;12到18岁的青少年首选药物治疗,辅以心理治疗。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该病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本质:一方面这是一种轻微的单症状疾病,不影响寿命;另一方面,该病又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有着显著的临床变异。特发性震颤有一个独特表现:震颤抖动症状常在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疲劳或饥饿时加重,常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再次加重。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因此又称家族性震颤。治疗上包括药物、肉毒素注射和手术治疗等方式。

对于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但通过神经调控技术将电极植入大脑深部来对神经核团进行微弱电刺激,可以起到缓解抖动、改善肌肉张力、协调自主运动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将拥有更微型的人体植入式电极和脉冲发生器,借助更稳定的无线传输技术和可以普及的脑机接口技术,人类离攻克这类摇头晃脑疾病的日子或许就不远了。

(作者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委会全国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王明宇
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专家简介
王明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从事功能性脑病的研究和手术治疗。全国健康传播优秀宣传工作者,中国科技志愿者,《科普时报》专栏作家,腾讯医典科普官,山西广播电视台医学嘉宾,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健康传播与健康管理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荣获首届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医路有你”系列活动特别奖,科普中国数据基础设施科普创作大赛全国二等奖,山西医学科学传播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