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12月15日证实,经公安机关对云南哀牢山因公殉职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认为殉职原因主要是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失温为何凶险,使生命之花片刻凋谢?
医学界将失温定义为: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最终可能死亡。它不一定发生在天寒地冻的环境,只要风雨等外界因素快速带走人体热量就可能失温。
人体通过三大产热营养素获得的能量,50%以上直接转化为热能维持体温,其余传给体内腺苷二磷酸转化成腺苷三磷酸,以化学能形式贮存起来,供应肌肉收缩、神经传导、腺体分泌等。维持体温非常耗能,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不需要维持较高的体温,它们饱餐一顿后可以生存很久。
人类作为一种恒温动物,体温是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生理学或临床医学中所说的体温通常是指人体核心区的平均温度(简称体核温度),一般为37.5—38℃。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人体核心区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寒冷环境中,核心区集中在头部和胸腹部;炎热环境中,核心区可扩展到四肢。体核温度不易测量,临床上通常测量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下温度来代表体核温度。与体核温度相对的是体表温度,一般为27—37℃,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相对稳定,当某种原因使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时,将危及生命。当体温超过42℃,脑功能将严重受损,脑电波减弱或消失;当体温超过44—45℃,可因蛋白质发生不可逆变性而致死。反之,体温过低时神经系统功能降低,低于34℃可出现意识障碍,低于30℃可致神经反射消失、心脏的自律性失常,低于28℃时心脏活动停止。
人体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依赖于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表现在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反应过程的动态平衡。产热包括寒颤时肌肉收缩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动用人体的褐色脂肪组织氧化供能。褐色脂肪组织不同于白色脂肪组织,它位于颈部和锁骨上方,在低温下快速激活并释放大量热量。散热包括通过汗液蒸发散热、增加皮肤血流量使热量从体内被带到体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分布于皮肤、黏膜及内脏中的对温度敏感的游离神经末梢感觉血液及体表的温度,从而进行产热或散热的负反馈调节,使体温保持恒定。
体温调节能力加上取暖或降温措施的保护,使人类可以在零下32℃的西伯利亚或零上58℃的利比亚生存。但是,体温调节有一定限度,且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假如体温变化过于剧烈或迅速,体温调节就会失灵,这也是为什么身强力壮的地质调查人员会在一场雨打风吹中骤然失去生命。
如何躲避失温的魔咒?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甚至风镜等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参加户外运动应准备一套快干内衣裤,一旦衣物被汗水、雨水、河水打湿就及时更换,穿着潮湿的内衣容易导致失温。运动过程中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用食物和热饮可及时补充身体热量。一旦发生失温,尽量找地方避风躲雨,想办法饮用温热糖水和补充食物,健康同伴可以贴近失温者用体温帮助其恢复;如果参加马拉松之类的比赛,必须事先对当地气候、参赛装备、补给站位置、医疗救援、应急救护设备等充分了解,再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能否参与。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湖北省生理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