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长在嘴里的“活宝石”
来源:科普时报 2022-08-28

每个人的口腔中有28—32颗牙齿,它们坚硬而有光泽,如同珍珠、贝壳、玉石一样具有观赏价值。“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说的是洁白整齐的静态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则是与五官相映生辉的动态美。牙齿对主人容貌的加持不亚于任何饰品。从实用性上看,牙齿不仅可以咀嚼食物,还可以辅助发音和说话,对于主人身心健康的意义远比宝石深远。

牙齿是“活着的宝石”,牙冠外层是光滑坚硬、乳白色的牙釉质,牙釉质里面是颜色泛黄、硬度较低的牙本质,再往里面就是布满了血管和神经的牙髓。牙髓的功能是形成牙本质,具有营养、感觉、防御的能力,如果坏死或被摘除,牙本质会逐渐变得干燥、酥脆、丧失光泽,颜色由淡黄色转为暗黑色。在承受较大咬合力时,牙齿可能发生崩解或折裂,医学上对这样的牙齿需要用烤瓷或全瓷牙冠加以保护。

人的一生中有两套牙齿:幼儿时长出的是乳牙,六七个月时萌出,两岁左右长齐,一共有20颗;6岁左右,乳牙和恒牙开始交接班,乳牙逐渐脱离而恒牙次第萌出;大约在12岁时会长出28颗恒牙,而第三磨牙(智齿)是否萌出及萌出时间则因人而异。

智齿与“智慧”没有什么联系,倒是与人类的进化相关。古人类采集到的食物质地比较坚硬粗糙,比如植物茎叶、块茎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纤维,在咀嚼时要有较大的力量和更大的碾磨面积,所以古人类有宽阔的颌骨容纳智齿。人类学会使用火和工具加工食物后,不再需要那么费力地咀嚼,于是颌骨变窄,预留给智齿的空间位置明显缩小,这就导致智齿往往不能正常萌出,如果平安无恙就可以保留,如果咬合不良或经常发炎就要拔掉了。

牙齿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工具:前方的切牙像铲刀一样,负责切断蔬菜水果;两侧的犬牙像尖刀,负责撕碎坚韧的肉类等食物;后面的前磨牙凸凹不平,负责把食物嚼碎;更靠后的磨牙把前磨牙嚼碎的食物再次咀嚼,使其更加细碎。咀嚼是一种机械性消化,使食物变得细软,并且与唾液充分地混合,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水解,充分咀嚼可以减轻胃肠负担,减少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营养学建议每一口食物咀嚼30次。

每一颗牙齿都很宝贵,需要用心呵护。一般而言,门牙和犬牙的寿命比较长,而磨牙比较短。牙齿如果脱落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造成营养失衡、体质下降。如果用心呵护,每个人都有望在80岁时还保有20颗健康的牙齿。我国公民的牙齿健康不容乐观,65—74岁年龄段的平均失牙数量为10颗,中青年人群中龋齿和牙周炎的发病率较高。

龋齿又叫蛀牙,是指牙体硬组织在细菌的影响下发生的进行性破坏性疾病。龋齿出现后,牙齿表面颜色变黑、组织缺损,食物嵌入龋洞内会让人感到疼痛,平时照镜子一旦发现牙齿上有黑点、黑线、黑洞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牙齿进一步龋坏。医生去除龋洞内发黑、变软的牙体组织后,进行充填治疗,防止龋病扩展。牙周炎是一种主要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如果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必须通过治疗控制其发展,如果不加治疗会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人人都知道牙齿的宝贵,但是许多人并不注意牙齿的保健,毕竟它不能像宝石那样佩戴在显眼的地方,而是藏在口腔之中若隐若现。为了健康和美丽,我们要格外注重口腔卫生,少吃甜食、好好刷牙,定期检查牙齿,通过洗牙来清除牙结石,让牙齿坚固、笑容甜美、用餐时心情愉悦。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湖北省生理学会理事)



相关文章
王 欣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专家简介
王欣,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科普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