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意识在被注意力牵引
□ 王 欣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近日发表了一篇有关意识研究的评论文章。作者对近年来开展的脑科学领域的意识研究进行了回顾,同时指出科学家们对于什么是意识,以及如何研究意识抱有不同的看法,即便在学术会议上也为各自头脑中的意识争论不休,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
什么是意识?它就是我们醒来时出现、熟睡后消散的那种东西。尽管每个人对意识这个词有粗略的想法,可它究竟是什么很难给出准确定义。举个例子来说,你正在观看一场精彩的歌舞表演,注视着舞台上纷呈的节目,头脑中也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舞台”:一会儿上映着这台歌舞表演,一会儿涌现出你内心的感触,一会儿又飘飞到过去或未来,形成川流不息的思想和感觉流。这就是你头脑中的意识,被你的注意力牵引,在外界刺激和内在体验之间随时切换。
这股看不见源头的意识流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1641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其著作《第一哲学沉思录》中有这样描述:人脑通过选择特定的信息,并将它显示在灵魂能看到的内心屏幕上,从而形成了意识。在他看来,人体的骨骼肌肉以及所有器官都如同设计精良的机器,对内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规律性应答,然而意识并非如此。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巴尔斯提出了意识的全局工作空间模型。该模型由一组遍布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远距离延伸的突触进行彼此交流,会积累互相竞争的信息,并从中挑选出与手头任务相关的内容。随后,这些神经元放大相关刺激,将它散布到大脑皮层其他区域,进入注意的聚光灯下,并碰触到意识。
在20世纪的科学家中,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是与牛顿、爱因斯坦一样伟大的人物,他和沃森提出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奠定了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花甲之年的克里克投身于意识研究,不久就发现研究意识和研究DNA双螺旋结构完全不同,意识是主观体验,只有意识的主体才能充分感知。克里克尝试对某些特定形式的意识开展研究,例如对视觉刺激引起的视觉意识进行研究,这样积少成多就形成对意识的理解。
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以及存在于自己之外的外部世界,当慢慢生长后便开始有能力感知事物的本来面目:被喂饱的感觉与母亲的乳房不是一回事,母亲的乳房与母亲本身也不是一回事。最终,他会把自己与母亲看作不同的实体。当幼儿学会了照镜子,并知道镜子里的那个人是自己,自我意识就基本形成了。这个时间大约在出生后21—24个月,男孩与女孩无明显差别。
自我意识使我们把自己与外物区分开来,用心建设“我”这个大本营。与此同时,我们渐渐习惯于把事物分为“你的”“我的”“好的”“坏的”“善的”“恶的”……而无视其浑然一体的本质。自我意识使人类从自然界脱颖而出,创造出数不清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同时也带来了无穷的烦恼。“我”有太多的欲望和限制,“我”无法摆脱命运的羁绊和生死的降临,于是智者便把注意力从“我”上面拿开,让注意的聚光灯照亮更广阔的大千世界,从更高维度俯视“我”的存在,像笛卡尔所领悟的那样,“我”是那个观察者、思想者,而非被观察者。“我”在精神维度上拥有了超越肉体的自由,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科普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