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脑科学
□ 王渝生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左起)王本中、王渝生、陶西平、张民生在教育与科学学术会议上。

教育与脑科学(怀国篆刻)

余生趣潭

5月19日早晨,教育界传来噩耗,著名教育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从事教育工作长达65年的陶西平去世,享年85岁。

近年来,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我同陶老曾经一道出差调研和参加会议,有过一些接触交流的机会,对教育与科学、特别是教育与脑科学的关系,我们有过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科学与教育的关系也就是科学教育和教育科学两方面不可分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的科教融合的关系。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具有生产力和教育这两个社会功能。科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数理化天地生,都是科学教育。百年来的科学教育,从上个世纪的传授科学知识,到着重科学方法,到提高科学素质,即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最近开展的STEAM教育,就是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还有艺术,五位一体的科教融合教育。

一方面,科学本身具有教育功能,科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是科学,要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和孩子身心发育的规律进行教育。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

教育的科学基础,以往有心理学、学习学、教育学;在信息时代,发展为信息科学、大数据、云计算;在当今新科技革命时代,教育的新科学基础还要特别关注脑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人工智能。

陶西平在教育与脑科学的关系方面也有很多高见。他认为,脑科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脑科学的发展促进着人类智慧与才能的提升。将脑科学与教育相结合进行研究,是当前世界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潮流。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科学已成为当代国际重大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比如:关于大脑神经突触生长的N状模型学说,智力可塑性的学说,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着不同关键期的学说,以及多元智能理论和“情感智力”理论等。这些进展使我们加深了对脑的原理和智能的起源的认识,也激起了我们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正如雷纳特·凯恩和杰弗里·凯恩所说:“脑研究对教育者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理解人脑功能解剖学上的复杂性,而在于理解人脑的巨大、复杂和潜力。”脑科学研究对教育观、教学观、评价观、人才观等方面的一系列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生产力的解放。

脑科学研究推动教育观的转变。大脑的逐渐成熟是一个人的遗传特征与外部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成果使我们加深了对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巨大作用的认识。认知神经科学新的成果则使我们改变了对传统单一智力理论的迷信,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才的不同潜能,教育应当为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服务。

脑科学研究推动教学观的转变。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脑潜能的开发过程,教育必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活动应当基于学生发展的特点,科学地安排不同阶段孩子的活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要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征,并有利于学生全脑功能的开发。

脑科学研究推动评价观的转变。学生智能类型的不同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因此,不能用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单一的眼光看待学生,要重视评价体系评价方式的改革,使教育评价既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又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脑科学研究推动人才观的转变。生物多样性,人也是多样性的。人才首先是靠发现,然后才是培育。我们要练就一双“伯乐”的慧眼,去发现千里马,而不是老想着当“教师爷”。要提供良好环境,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因才施教,提高质量和效率。

总之,教育界要重视对脑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并从中不断汲取营养,用以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从而使教育科学具有更加充沛的活力,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培养。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相关文章
王渝生
科学史家,科普名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王渝生,1943年重庆生人,196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党委书记。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 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