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名人秦九韶《数书九章》
□ 王渝生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左起:王渝生,谢贻奎,邵启昌。

数书九章

怀国篆刻

余生趣潭

2020年6月5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确定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按年代排序)10位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其中,南宋数学家秦九韶(1208-1268)因其数学名著《数书九章》(1247)而入选。

两天后,6月7日,我约当年《秦九韶籍贯考》考证秦氏为四川安岳人的内江市原副巿长邵启昌同赴安岳秦九韶记念馆考察,受到安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贻奎等热情接待(见题图)。

回想1987年在北师大举行的“纪念秦九韶《数书九章》成书7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又称“全国第一次秦九韶学术研讨会”)上,当时四川省内江市数学教师邵启昌的论文《秦九韶籍贯考》,力排“鲁郡”山东、河南范县或陕西“秦凤间”的误传,一槌定音,确定了秦九韶是四川普州即今安岳县人。

2000年我们参与组织了“秦九韶纪念馆落成典礼暨全国第二次秦九韶学术研讨会”。当时我请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题写的馆名“秦九韶纪念馆”牌匾还悬挂在纪念馆大门上,我撰文的碑刻《秦九韶其人其书》和邵启昌撰文碑刻《数书九章 中华之光》仍在纪念馆内秦九韶塑像两侧,迄今已整整20年了。现在秦九韶记念馆已被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四川师范大学数学史教育研究基地,每年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学生和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秦九韶自幼生活在家乡,进士出身的父亲秦季槱是一位学识渊博、 办事极为认真的人,他对孩子因材施教,特色教导,助推秦九韶稳步成长。秦九韶自幼聪敏勤学,据史书记载,他“性及机巧,星象、音律、算术以至营造无不精究”,还尝从李梅亭学诗词。他在工作和政务之余,以数学为主线进行潜心钻研,且应用范围至为广泛:天文历法、水利水文、建筑、测绘、农耕、军事、商业金融等方面。

1244至1247年,秦九韶在湖州为母亲守孝三年期间,把长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研究所得加以编撰,写成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巨著《数书九章》。

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言中说,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所谓“通神明”,即往来于变化莫测的事物之间,明察其中的奥秘;“顺性命”,即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所谓“经世务,类万物”,在秦九韶看来,数学是解决世上各种实际问题的工具和基础。

《数书九章》全书共九章九类,十八卷,每类9题共计81个算题。该书著述方式,大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问曰”,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答曰”,是给出答案;“术曰”,是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草曰”,是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另外,每类下还有颂词,词简意赅,用来记述本类算题主要内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及其解题思路等。

秦九韶《数书九章》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尤其是系统总结和发展了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与一次同余问题的解法,提出了相当完备的“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对数学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秦九韶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

但是,秦九韶算法在西方被称作霍纳算法,是以英国数学家霍纳命名的。霍纳在1819年发表的《解所有次方程》论文中的算例,其算法程序和数字处理都远不及五百多年前的秦九韶有条理;秦九韶算法不仅在时间上早于霍纳,也比较成熟。元代数学家李冶和朱世杰继承了秦九韶算法。

德国著名数学史家M.康托尔高度评价了秦九韶算法,他称赞发现这一算法的中国数学家是“最幸运的天才”。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则称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现在大学教材中的霍纳算法已纠正为秦九韶算法。我国数学大师吴文俊把《数书九章》同《九章算术》相提并论为中国传统数学的代表著作“两部《九章》”,认为《数书九章》是世界中世纪数学的最高水平。

秦九韶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发扬光大的。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相关文章
王渝生
科学史家,科普名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王渝生,1943年重庆生人,196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党委书记。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 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