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科普工作者要当好“四家”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8-17

2009年5月,本文作者(左)和时任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一起。

那是2000年春季的一天,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周光召院士,对我说想把我调到中国科技馆当馆长,征求我的意思见。我时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觉得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似乎比在科技馆从事科普工作要高那么一点点,所以当时我有些犹豫。

光召主席好像洞察到了我的想法,对我说:你在自然科学史所担任副所长已经七八年了吧,我在中国科学院当院长,你到院里来开会,我了解你,我觉得你到中国科技馆当馆长,是合适的。第一,科技馆馆长,要是个科学家,专业要对口。我赶紧说我不能算是科学家,只是个科技工作者。光召主席说,你从1978考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20多年来,从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博士生导师,助研、副研到研究员、副所长,还不算是科学家?那至少也是科技专家吧!科技馆馆长要懂科技。

光召主席接着说,科技馆馆长,不仅是科学家、科技专家,还要是多学科的杂家,因为在科技馆搞科普,要涉及到数理化、天地生各个学科,还要综合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方方面面,所以必须文理交融,是个杂家。你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一专多能,算个杂家。

光召主席说,第三,科技馆馆长要向公众做科普教育工作,要作科普讲座,要能说会道,还要能深入浅出写科普文章,所以必须是个科普作家。我看你行。

他最后说,科技馆馆长,要接触全社会、各行各业,必须是个社会活动家。我听了赶紧说,光召主席,您是领导,是社会活动家,我这个小人物,岂敢称家。光召主席说,一个人在他的工作岗位上,能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就是社会活动家嘛。你在自然科学史所主管科研学术,又是中国科技史学会秘书长,组织课题研究、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培训班和面向社会的展览,要找经费,要有场地,要有志愿者队伍,你就是社会活动家,科技馆这个舞台适合于你大显身手。

光召主席的一番话,像阳光温暖了我的身子,像春风吹进了我的心里,我愉快地接受了光召主席交给我的任务。

在以后几年的科技馆工作中,我一直按照光召主席对科技馆人、对科普工作者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搞好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有一位组织部门的领导听我讲了光召主席对我当科技馆馆长的“四家”要求,十分赞赏,说“科学家选干部真是科学,值得我们学习”。

科普科普,姓科名普。科普姓科,科普工作者要把科学放在第一位,科普内容首重科学性。科学是一个通过观察、实验的实践活动,进行数学的、逻辑推理的实事实证获取科学知识和知识体系的过程,它同党的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理无二致。所以科普工作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是学非科学专业出身的,如学文艺、学传媒出身的科普工作者,一定要补上科学这门课,这是基础。

科普名普。姓科的是一个科姓大家族,有科研、科创、科普、科幻,等等。我们搞科普的,要以科学普及为己任。普及的含义有二,一是科普的内容要普及,要求深入浅出;二是科普的对象要大众,有工农兵、有大中小学生、有领导干部公务员还有城镇居民,等等,这就要求科普工作者针对不同的人群,具有同他们不同专业出身的交流能力,要成为杂家、万金油。

科普要能说会写。要达到科学传播的效率和效果,必须具备能说会道、能说会写的能力,这就是要使科普工作者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努力成为科普演讲家和科普作家。

科普要面向社会。科普工作者要善于联合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领导人、科学家、工农兵、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像我在科技馆工作,除了在中国科技馆插上科普大旗让广大观众前来参观,还要在馆内搞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科技培训班、科学实验室、科普剧演出、科普脱口秀;还要在馆外搞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出国专题展等,向科普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所以科普工作者要努力成为社会活动家。

科普不是小儿科,科普里有大学问。科普工作大有可为,科普工作者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相关文章
王渝生
科学史家,科普名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王渝生,1943年重庆生人,196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党委书记。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 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