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科学家与诺贝尔科学奖
来源:科普时报 2022-10-19

   1901—2022年,在诺贝尔奖122年的历史中,有9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其中物理学奖6人,化学奖2人,生理学或医学奖1人。获奖者分别是: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因“对所谓的宇称定律的深入研究导致了关于基本粒子的重要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在发现一种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对化学基本过程动力学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开发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因“发现了一种新形式的具有分数电荷激发的量子流体”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钱永健因“发现和开发绿色荧光蛋白 GFP”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9年,高琨因“在用于光通信的光纤中传输光的突破性成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疟疾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早在屠呦呦获奖的80年前,一位中国医学家也获得了这一奖项的提名——他叫伍连德,是中国防疫事业的先驱。

    1910年,东北暴发鼠疫,临危受命的伍连德秘密进行解剖,确定鼠疫来源,在4个月内控制了疫情。他为防疫设计的口罩,被认为是N95口罩的始祖之一。

    1911年,伍连德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的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创建了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参与协和医院的建设。他创立的东北防疫总处很快成为国际知名科研和防疫机构,20年间不仅承担了东北防疫任务,而且培养出一代防疫精英。

    1915年,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并担任第一、二届会长,创刊《中华医学杂志》。他参与发起创建了十多个科学团体,包括中华麻风救济会、中国防痨协会、中国公共卫生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医史学会和中国科学社等。

    伍连德所著《旱獭与鼠疫关系的调查》,1913年发表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1926年,伍连德还出版了近500页的《肺鼠疫论》,正式创立肺鼠疫学说。

    1935年,在广州工作的美国医生嘉惠霖,向诺奖委员会提名了伍连德,理由正是他在鼠疫方面的贡献。虽然伍连德并未获奖,但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奖提名的中国人。

    诺贝尔奖不是申报奖,而是推荐奖,个人不得毛遂自荐。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推荐者有此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

    遵照诺贝尔的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3年一届。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第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1965年9月,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这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被誉为我国“前沿研究的典范”,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轰动,国内外许多知名科学家都建议申请诺贝尔奖。

    当诺贝尔奖委员会函请中国科学院推荐获奖人员时,但按诺贝尔奖的有关规定,获奖者不得超过3人,而当时参与此项科研的有多个单位多达数百位科研人员,因此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3上一篇




相关文章
王渝生
科学史家,科普名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王渝生,1943年重庆生人,196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党委书记。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 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