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二十二)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3-22

□ 王渝生

余生趣潭

我国现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一句有春季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第二句有夏季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第三句有秋季六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第四句有冬季六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说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科学文化代表之一的“二十四节气”,要求从七八岁的娃娃开始学习、了解和背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变化,节气不仅指导农事的春种夏作秋收冬藏,也指导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对应的是中国人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立春”这天表示春天就要来到,我国南方民俗“击鼓喊春”,北方习俗吃春饼,意喻“咬春”。

二十四节气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甲骨文中有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字,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这四个节气。经过进一步发展完善,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最早记载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

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的《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其天文位置。汉代以后,中国官时和民时的观念都受到二十四节气的约束,皇朝把它当作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的节气来临,皇帝亲自举行有关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

二十四节气也早在古代就已经被朝鲜、日本、越南等其他国家接受,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与民族文化沿用至今。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二十四节气,即使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也仍然是中华民族按气候作息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最具民族特色、最富文化底蕴的“指南针”。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大放异彩。

我国古代历法采用阴阳合历,历法的制定需要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朔望月长度是29.53天,按月小29天、月大30天的安排12个月只有354天,而回归年长度是365.24天,所以采取十九年七闰即差不多每三年要加一个闰月这样的补偿方式,使阴阳合历的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但气候变化的规律与月序关系并不一致。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古人格外关心农作时间。不能让反映季节的历法受到很大局限,于是产生了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与朔望月配合使用,就成为中国阴阳合历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围绕二十四节气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诗词歌赋,如《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

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

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

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

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

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

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

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

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

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

种收及时保丰年。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相关文章
王渝生
科学史家,科普名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王渝生,1943年重庆生人,196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党委书记。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 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