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火星:那些关于火星的科幻作品
来源:科普时报 2020-08-09

人类关于火星的梦想,实在太多太多。

最早针对火星的幻想,要数英国科幻先驱H.G.威尔斯。他在《世界之间的战争》(1898)中,描述了来自火星的入侵者。“火星人”符合生物进化理论:头大眼大,四肢退化成触手,如章鱼般古怪吓人……它们蛮不讲理,肆意屠杀,逼得人类节节败退。就在人们难以抵挡之际,地球上的微生物帮了大忙——由于火星人与微生物从未打过交道,因此不堪侵扰全军覆没,而一直与细菌和病毒共存共生的人类却安然无恙。

除了威尔斯的“火星人”,还有美国科幻作家E.R.巴若斯的“火星人”: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名大尉无意中到达火星,旋即卷入异星战乱,并与美丽的公主结下姻缘,一住就是十年……后来作家以这部《火星公主》为开端,发展出一个庞大的“火星”系列,成为科幻“太空剧”的经典之作。很多人不知道巴若斯,但他的另一部作品大家却耳熟能详——《人猿泰山》。

火星之所以屡受科幻作家垂青,除了它那带有“战神”气息的名字,还因为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它的几个兄弟相比,这里更适于生存,理论上更可能存在生物。众所周知,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在1877年绘制的火星图上,用“海峡”描述火星上纵横交错的粗细线条,译成英语时被误为“运河”——自然地质结构变成了人工痕迹。这岂不是火星智慧生物为引两极之水灌溉而挖掘的运河?一时间举世哗然,火星存在文明的消息不胫而走。但随着观测手段的增强,人们才发现那不过是火星表面的沟沟坎坎和环型山脉。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争论从未止息,难免误入歧途。1958年,一位苏联教授因火星卫星过小而怀疑它们是中空的人造卫星,宣称即使火星现在没有智慧生命,它们的史前文明也会保留在这两个巨大的“太空博物馆”里。火星表面颜色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为它的极冠在冬天可扩大至纬度超过50度的地区;可直到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还坚持认为这是“火星植物”因季节而枯荣变化的证据,并据此在高等学府中开设有“火星植物学”的课程……

有关火星的科幻佳作,当推美国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营造的火星世界。

《火星编年史》(1950)本是一部中短篇科幻作品集。那时人们早已认识到火星只是一方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但作家仍以诗人般热情细腻的笔触,渲染出一幅消逝的火星文明图景。优美的画面从作家脑海中奔腾不息地汩汩流出——那是一个发展到极致因而落败的文明,它与人类交肩错过,只留下一声无奈的叹息。

假如人类真要对火星实施开发,自有其过程与难度,美国科幻作家K.S.罗宾逊创作的“彩色火星”系列,设想了这一壮观进程——

人类刚登陆火星时属于“红火星”时代,那里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随着引入大量植被,“绿火星”时代正式来临;但人类并不满足现状,在火星表面造出大片海洋,美丽的“蓝火星”宣告诞生。与改造行星相伴随的,是勇士们面对陌生环境的求生意志,是拓荒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纷争……《红火星》《绿火星》《蓝火星》——这一系列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宛若史诗。

 (作者系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从事科幻与科普创作,著有《决斗在网络》《时空死结》等作品)



相关文章
星 河
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专家简介
星河,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从事科幻与科普创作。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