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搬迁
来源:科普时报 2017-09-15

守望生灵

从喜鹊开始在这儿建“房”时起,我就经常站在窗前观察,除了观察它们建造“房子”的高超技艺,还观看它们或站立枝头、或昂首“屋”顶“喳喳”叫的喜性劲儿,更看到了难以见到的它们带着小喜鹊出窝飞翔的甜美样儿……

喜鹊有时也像人类一样,为改善居住环境,拆掉旧“房”,选新址重建。

为安居而建起新“房”

高楼前那棵挺拔的大扬树的树杈上,有一个大于常见的喜鹊窝。这座“房屋”正与我的客厅相邻,空中直线距离不过30米,站在窗前望过去,对这座“房屋”,以及对住在这里的“主人”,看得比较清楚。

这座“房屋”始建于两年前的春天。当时,我见到两只喜鹊从早到晚不断地叼来长短不一的干树枝,“垒”在树杈上,大概有十来天的工夫,这座大“房子”就已初具规模了。又过了两三天,见到喜鹊叼回来的是比较松软的干草,这是铺“床”用的材料,我心中明白,它们的施工已接近尾声了,“好漂亮的一座‘建筑’啊!”我自言自语地感叹,“仅仅十多天就竣工了,真是高空建‘房’高手啊!”

看着这一切,既令人心醉、兴奋,又让人感到神奇。我也常常从内心祝愿它们,愿它们在这里住的舒适,能繁衍更多的后代。

为保卫住“房”而战斗

可是,一年后初冬的一天,却发生了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那是在上午十时左右,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喧叫声,我透过玻璃往外一看,原来正发生着一场战争……

一只全身黑色、与喜鹊大小相仿的鸟,可能叫红嘴鸟,蛮横地要抢占喜鹊的“房子”,它站在“房檐”上,硬是不让“主人”进入。

喜鹊当然毫不示弱,两只一起冲过来与其啄斗,誓死夺回自己的家园。单枪匹马的黑鸟抵挡不住喜鹊的猛烈进攻,只好伧惶逃走。

然而,那黑鸟并不死心,它盘旋了一圈,落在了离喜鹊窝不远的树枝上,扯着嗓子直叫阵,还不时地往下冲,

喜鹊忍无可忍,便应战而来,一会儿空中,一会儿窝旁,反反复复,不断有羽毛飘落下来。看样子,双方均有伤害,记不清打了多少个回合,那只黑鸟不见了,两只喜鹊落在屋顶上,疲惫地对视着,没有“喳喳”的叫声,也不进“屋”去休息……

第二天,类似的场景又出现了,这回那只大黑鸟搬来了援兵,不再是孤军奋战了。眼下双方兵力相当,一时间黑鸟竟然占了上风,只见它俩站在喜鹊窝的顶端,高高昂着头,冲着喜鹊大声喊叫。喜鹊虽然也冲它们喊叫,但未敢再冲下来与其搏斗……

为宜居而拆旧建新

黑鸟能不能将喜鹊的“房子”占为已有呢?从表面上看,黑鸟已经占领了喜鹊的“房子”,但实际上喜鹊并未认输。当天夜里是谁住在了“房子”里,还是都未住进去,未曾知道,但第二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喜鹊在拆“房子”。

开始,我认为是喜鹊在修补“房子”,但过了两三个小时,就见“房子”的顶部有了明显的缺失。这时,黑鸟又来了,但一见“房子”被拆,只是在树枝上蹦跳了几次,没有再到“房子”上去,就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喜鹊为什么要拆“房”呢?是堵气,拆了谁也别住?或是惹不起躲得起?还是选择安静的环境重建?这些可能都是原因,也可能都不是。不过,从我观察的情况看,喜鹊主要是为了躲避外来者的侵害,找一个宜居的环境重建。因为喜鹊把拆下来的“建材”,没有随便丢弃,而是随拆随时运走,当然,运到什么地方未曾看到,但肯定是把“旧建材”运走用作营建新“房子”去了。

十来天之后,这座原本很大的“房子”,就只剩下基础了,而且看上去也已松散。又过了几天,站在窗前再望过去,连一点影子也找不到了,原有的那座美丽“建筑”,只是留在了记忆中。

喜鹊,你的行动好快啊,你的新“房子”建造好了吗?我相信,你依然快乐地生活着……目前,我的窗前虽然有些寂寞,但愿这只是暂时的,盼望再有喜鹊来这儿安家。



相关文章
许焕岗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专家简介
许焕岗,1950年10月河北沧县生人,1968年入伍,历任新闻干事、秘书,《华声报》记者、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08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同年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著有《风雨历程》《柯华大使的外交生涯》《同在一个地球上——动物知识与趣闻》《神奇动物大救援》等。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科普校本课程首选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保科普创新奖”二等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