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的一次捕猎活动
□ 许焕岗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守望生灵

空袭得手

一天下午,几只鸡在打谷场边悠闲地觅食。此时,鸡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正向它们袭来。

空中盘旋着的那只鸢,已经将它们确定为捕猎目标。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鸢已向它们俯冲而来。

当鸡们发现鸢扑过来时,扑打着翅膀,蹬扎着两腿,掀得尘土飞扬,个个都在拼力而逃。

鸢在俯冲中,把捕猎目标锁定为落在后面的那只鸡。它不断修定目标,直朝它而来。仅仅一霎那,鸢的一双利爪,就紧紧抓住了那只鸡。其他的几只鸡纷纷逃离而去。

这只被鸢抓住的鸡,在鸢利爪的牢牢控制之下,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这会儿,鸢开始向这只鸡展开新的攻势,只见它长而坚硬的喙,猛力啄向鸡,啄得它伤痕累累。

不大工夫,鸡就一命呜呼了。

空中运送

鸢抓起死去的鸡,腾空而起,直向山里飞去……

鸢善使这种方法,那是因为它的身体具备了所需要的条件优势。首先它飞翔的本领高超,它可以在空中乘着气流盘旋。另外它的眼睛极为锐利,加之盘旋时的相对稳定性,就更能观察到地面上的风吹草动,哪怕是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极度相似,也难以逃过它的视线。

具备了这些优势条件,它可以较为容易地发现目标,当展开攻击时,它那强有力的爪和尖锐强健的喙便可大发威力——爪可以牢牢地抓住猎物,不让其逃脱;喙可以啄死肢解猎物。

鸢的如此表现,可以证明它是凶猛的禽类,而且力量巨大。人们将其称为空中霸主。这应该与山里之王老虎、草原之王狮子、海洋之王鲨鱼一样,各自为王一方,本领虽各异,却都名不虛传、当之无愧。

此时,携带着捕获的重约1000多克鸡的鸢,飞行了三四千米,来到一座山头,将猎物放在一处崖顶上,望了望巢边的一只鸢,没做什么停顿,就匆匆离开,又去捕捉下一个猎物了。

精心喂养

站在巢边的这只鸢,警惕地观察了一下四周,未发现异常情况,便飞到崖顶。它大概地薅了薅鸡毛,将鸡抓起,向巢飞去,落到巢边,先是把猎物搭在巢沿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往巢内下。这是因为它怕踩伤自己的小宝宝。

每次它都是这样,落脚时都要先试探一下,如果踩到小宝宝,就马上抬脚,生怕利爪伤着小宝宝。当它站稳之后,即把猎物拖进巢里,接下来,就是喂小宝宝了。只见鸢妈妈先是抓紧猎物,然后用长而坚利的喙将猎物撕成小块,每当撕下一块肉,就用肉碰碰宝宝的嘴,宝宝便向肉块啄去,叼住肉块,整吞下去。当宝宝吃饱后,肉块再碰到嘴时就不做任何反映了。

巢里有两个小宝宝,鸢妈妈每天都是这样精心喂养,鸢爸爸每天都要忙着捕捉猎物,以保障母子有足够的食物。但每次捕捉带回的猎物并不都是鸡,还有喜鹊、寒鸦、草蛇,不过带回来的这些猎物次数仅仅一二,而数量较大的则是野兔和各种各样的鼠类。

美丽传说

传说,鸢的寿命可长达70年。

不过在70年的生命过程中,当活到40岁时,它必须要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么是等死,要么是更新 。

因为当它进入40岁后,它已经变老了,比如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爪子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翅膀变得很沉重,难以飞翔。

对于老化了的这些“部件”,如果不更新,那只能是等死;更新,则要经过漫长的5个月的痛苦日子。面对如此情况,依照鸢的性格,它依然决然地选择更新。

更新一般在陡峭悬崖上进行,第一步,鸢之又长又弯的喙,不断地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为止。第二步,用新长出的喙将老化的爪一根一根地拔下来,此时鲜血一滴一滴地染红岩石一片。第三步,待新爪长出后,用新爪将旧羽毛一根根地薅掉……当新羽毛长出后,便可重返蓝天,展翅翱翔了。

鸢勇于诀别过去,得以焕发第二个青春,能充满活力地再度过30个春秋。



相关文章
许焕岗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专家简介
许焕岗,1950年10月河北沧县生人,1968年入伍,历任新闻干事、秘书,《华声报》记者、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08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同年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著有《风雨历程》《柯华大使的外交生涯》《同在一个地球上——动物知识与趣闻》《神奇动物大救援》等。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科普校本课程首选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保科普创新奖”二等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