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王”犀牛不是牛
揭秘“似是而非”的动物(六)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2-06


近日,国家博物馆的“犀尊”火了。犀尊全名为“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观众通过一台可视导览器,就能与2000余岁的文物“对话”,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更为重要的是,犀尊的出土佐证了今天濒临灭绝的犀牛,曾经在中华大地广泛生存。

长相似牛,名字又叫牛,不少人就认为,犀牛应该与牛是近亲。然而,并非如此。据动物分类学显示,犀牛与马和斑马是近亲,它们同为奇蹄目,而牛则是偶蹄目。目不同,当然不会是亲戚。


以草为主,每日食量达半吨


在地球上,犀牛是除大象之外的最大陆生哺乳动物,体长达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3.0吨,最大个体超过6吨。

犀牛祖先出现于3000万年之前,如今其后代全球仅存4属5种,分别为黑犀牛、白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或沼泽地,是犀牛理想的栖息环境。它的食物以草为主,也会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藤条和稻米。通常成年犀牛每天需要吃草0.5吨,是一般食草类动物食量的数十倍。与大象相比,犀牛食量也要多出一倍,是名副其实的“大肚王”。


判断敌情,“窃听器”来助力


虽然犀牛的眼睛细小且高度近视,只能看到近处的物体。但是,它有较强的嗅觉和听觉。鼻子能辨认出许多气味。那双大耳朵更是敏感,稍微有点异样声音,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也能捕捉到被誉为灵敏的“窃听器”。

犀牛依靠鼻子和耳朵,能够及时发现并判断敌情,从而赢得充足的时间来研究应敌对策。一般情况下,它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然而,如果遇到敌人紧紧相逼,它也会拼死相搏。据说,若是激怒犀牛,大象也要避让三分。由此可见,犀牛打起仗来,极为凶猛。


角有单双,直接长在皮肤上


犀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角。首先,与一般牛角不同,犀牛角长在头部中间,有双角也有独角。比如,非洲的白犀牛、黑犀牛和亚洲的苏门答腊犀牛都是双角,呈前后排列、前长后短状。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则为独角,都生活在亚洲。

其次,犀牛不管是双角,还是独角,都是从鼻梁的皮肤上长出来,属于上皮组织的衍生物。其角均为实心,比牛、羊、鹿等的角都坚硬、锋利。

最后,犀牛角既能制成传统药材,又能制成精美的工艺品。阿拉伯国家将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也门和阿曼举行仪式时使用的匕首手柄非常讲究,采用犀牛角制作而成。

皮厚是犀牛的另外一个特点。皮最厚部位可达5—6厘米,薄一些的臀部皮也在2厘米左右。古代作战用来防御刀枪的盔甲,一部分就是用犀牛皮做的。

为拯救犀牛,世界相关组织已将犀牛全部列为濒危物种,并禁止各国交易任何犀牛制品。




相关文章
许焕岗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专家简介
许焕岗,1950年10月河北沧县生人,1968年入伍,历任新闻干事、秘书,《华声报》记者、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08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同年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著有《风雨历程》《柯华大使的外交生涯》《同在一个地球上——动物知识与趣闻》《神奇动物大救援》等。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科普校本课程首选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保科普创新奖”二等奖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