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上午,我和几百名与会者坐进由首钢“三号高炉”改建的会场里,参加第五届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举头仰望炉顶,仿佛置身“企业号”的船舱。在这科幻般的场景里,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襄科幻之盛举。
2016年,我曾经参加过首届中国科幻大会,接下来三年由于各种原因缺席。这次再度参加,颇能感到科幻事业的长足进步。下面随手拾取一二,以飨读者。
可能因为科幻是由一群理工男所奠基,这个文学类型一向谈天说地,独独忘记畅想艺术的未来。而在现实中,受科幻直接影响的恐怕就是娱乐科技。从遥远的梅里哀开始,一代代影视人为拍摄科幻片,将视听和特效技术不断升级,科幻片成为电影技术最大的幕后推手。
本次大会上,一些科技公司纷纷拿出自己绝活,向公众展示。有的技术能制造虚拟替身,免去替身演员的身体风险,以及老板的资金风险。有的技术能够“后期前置”,拍摄同时便形成特效。有的技术甚至可以让导演不必亲临现场,在网络上通过虚拟场景就能进行调度。
中央美术学院费俊团队设计的沉浸式戏剧表演,能让机器记录观众的情绪,并且表现成艺术形象。这在心理学界都属于高科技,却已经转化到文化娱乐业当中。站在这些娱乐科技成果面前,我觉得科幻作家这个群体反而相当土气。
天图万境公司的高天弈介绍说,好莱坞这几十年研发电脑动画,形成不少“沉没成本”。导致他们在技术上倾向于守成,进一步研发的动力不强。而国内视听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形成的一批新成果,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联想到此前沸沸扬扬的“美国抖音”,还有在默默无闻中进入全球英语文学APP三强的“Chapters”(中文在线公司创办),我对他的说法深以为然。这些文化娱乐界的科技进步,就是中国软实力所需要的“两弹一星”。十年内,相信我们会在娱乐科技领域登上全球顶峰。
过去,人们用纸笔这些“低科技”来创作科幻。现在,最新潮的娱乐科技成果出现后,往往用于传统文化题材、人文纪录片,或者拍广告。今后,科幻作品可能会率先使用最好的娱乐科技,取得如虎添翼的效果。
几年下来,中国科幻已经形成了高度跨界的局面。以至于主持人在宣读与会者的界别时,“科幻界”排到五名以后,科技界、工业界和教育界都排在前面。除了主办者中国科协,东道主北京市、以及国企首钢集团外,还有文联、作协工信部等不少机构的领导与会。
在三天会期的各个分论坛中,我也能感受到浓厚的跨界气氛。有个别的论坛,我是座中唯一的科幻作家,周围都是技术专家。然而,他们确实看过很多科幻作品,交流起来没有障碍。他们还能从本专业的角度,为科幻发展出谋划策。
一直以来,中国科幻事业的参与者不是过多,而是太少。进而导致圈子狭小封闭,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中国科幻大会从创办起就有天生的开放性,给跨界融合提供了大平台。很可能会从这里生长出某种全新的,有生命力的科幻类型。
到底有多少部门的领导莅临本次科幻大会,媒体已经开列过名单,不再赘述。人们在评论这一现象时,多从领导关爱科幻事业的角度出发。我却想指出一点,这有可能是科幻的一次新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幻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并不好。体裁保守,技法僵化,重技术轻人文,以至丢掉了“黄金时代”那种精气神,变成一种高概念圈钱游戏。国人津津乐道的好莱坞IP交易模式,其实是一条金钱铺出的死胡同。由于新冠的沉重打击,明年可能会出现大批好莱坞制作公司崩盘的情况,连带着一些科幻大片项目就此死亡。
在这种大环境下,与会各部门反而提出许多鼓励政策,甚至不乏以基金形式直接入场。特别是,目前最关注科幻、最愿意出真金白银的部门多为“科”字头机构。他们更注重科幻作品对科学精神的弘扬。这可能会逐渐扭转科幻创作滑向阴暗、晦涩与反科学道路的趋势。
总之,凛冬将至之际,中国科幻大会给科幻事业狠狠地升了一次温。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