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曾经以独特的故事结构,在中国吸引不少观众。凡尔纳的《神秘岛》更是新中国几代儿童的读物。现实题材的《荒岛余生》和《荒野猎人》也大受好评,后者还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奖。
然而,这些作品都来自同一个原型故事,就是英国作家丹尼尔·迪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它出版于1719年,当年就加印数版,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名著。
早在1902年,梅里埃就拍出三个镜头的《鲁滨逊漂流记》。1922年,美国人制作出默片版的《鲁滨逊漂流记》。从那以后,银幕上有过各种版本的改编电影。不仅有英文版,还有苏联和法国版本,甚至有日本的同仁漫画电影。像皮尔斯·布鲁斯南这样的大腕,也都以出演鲁滨逊为荣。
可是,不同于大名远播的原著,这些电影无一成为爆款。青少年时代,我在电视上看过1972年的苏联版本,当时就感觉非常无聊。只记得两个情节:一是鲁滨逊发现地上长出麦苗,以为是上天显灵,后来才意识到是自己从布袋里抖落的麦子发了芽;另一个是鲁滨逊发现了脚印,用自己的脚去比量。和那些生产劳动情节相比,可能这两个情节较有戏剧性吧。
直到快赶上迪福创作这部小说的年纪,我才终于品味出原作的伟大。它将人与人的矛盾压缩到最少,将人与自然的矛盾树为主线,主人公通过“战天斗地”来解决问题。迪福用这部经典给文艺界贡献出了全新的故事类型。
或许迪福没有意识到这种突破性,他只是想写海外冒险故事。原作除了荒岛求生外,鲁滨逊的其他故事占了一半篇幅。然而,后人只记得荒岛部分,各种改编版本经常重构鲁滨逊的前史与后传,但在荒岛求生部分都忠实原作。这意味着经过三百年的过滤,荒岛求生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工程师思维”正是在这本书里进入文学世界。遇到问题时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追求细节,讲求实干,重视数字;甚至能把热情关注于眼前的一招一式,一砖一瓦,乐此不疲。当鲁滨逊确认自己困于荒岛后,正是这种思维模式支撑他度过了惊人的28年。
这个故事来自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的经历。他在荒岛上困居了4年,才被过路船只救起。然而,贯穿全书的“工程师思维”并非来自塞尔柯克,而是迪福自己。在创作本篇时,迪福已近耳顺之年。老于世故,但是还有锐气。在鲁滨逊身上,这种中年人的平衡心态十分突出。
小说不仅描写鲁滨逊如何盖房,如何种树,如何养羊,还描写了他在做这一切时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到,鲁滨逊从未向困难低头,而是尽可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解决问题。他并非出身劳动家庭,从农业到手工业,几乎无一所长,岛上的动物只认得羊和鹦鹉。由于缺乏劳动技能,鲁滨逊经常失败,比如,造完船无法下水,抓到羊又无法养活……但是,依靠试错思维,鲁滨逊不断从失败中学习,又从失败中爬起来。
上岛时,鲁滨逊没有任何测量工具,小说里却不厌其烦地描写他在估算和记录各种数字——长度、容量、重量,当然还有日期,有些地方甚至写成流水账。今年收了多少粮食,明年能收多少粮食,如此这般。
这种写法在主流文学中几乎找不到,迪福那个时代也还没有“工程师”这个名称。但是在《鲁滨逊漂流记》的各种衍生作品里,“工程师思维”都被放大、被充实。在凡尔纳《神秘岛》中,主人公史密斯的职业就是工程师,他凭借知识,带领几个同伴开发荒岛。《火星救援》中的马克也是工程师,他的性格几乎是鲁滨逊的翻版。《地心引力》更是把这个类型发展到极端,大部分时间只有主人公一个人在对抗自然。
总之,《鲁滨逊漂流记》是个非常特殊的故事。它完全没有恋爱戏,激烈对抗也不多,除了和自己对话,鲁滨逊二十多年不讲一句词。这种故事能够流传至今,一方面是作者写得好,另一方面,还必须有足够的读者喜欢才行。
事实证明,历朝历代都有这么一群人,把精力投入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中,而不是与人斗争。没有他们,人类就无法进步到现在。“战天斗地”从来都需要,鲁滨逊故事让我们重新掂量它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