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代的非典型文科生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7-21

   七月初,美国政府拒签了五百多名中国留学生,禁止他们到美国攻读理工科专业。这让人们联想起去年美国议员汤姆·科顿的言论。他声称,中国学生到美国只能学习莎士比亚或者《联邦党人文集》,决不能让他们学习理工科!

    看完这两条新闻,很多网友笑称:中美已经达成一致,文科生没什么用。有这种看法的人绝不是少数。在《流浪地球》原作里,作者便写到,当人类决定改变地球轨道后,就停掉了所有文科专业,下一代都读理工科,原因是大难临头,人类没那么多闲心了。

    在科学时代,文科真的没用了吗?下面,先让我们看看几位非典型文科生。

    儒勒·凡尔纳

    很少有读过书的人不认识法国著名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他的代表作《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地心游记》等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还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自从1900年,几代中国人小时候都读他的书。不过,也很少有人关注凡尔纳学的什么专业。最初,他在父亲安排下学法律,获得法学学士。后来,凡尔纳接触到大仲马,认为文学比法律更值得追求。

    不管被迫还是自愿,凡尔纳都在学习典型的文科专业。没有任何一名教师要求他书写科学,但是凡尔纳就这么做了。他是文学史上被翻译数量第二多的作家,将近五千多种版本的凡尔纳著作,把世界各国无数青少年领进科学大门。

    小松左京

    如果你只认识一名日本科幻作家,那一定是小松左京。他被称为“日本科幻的推土机”,意思是为推动科幻在日本破除障碍起到了巨大作用。除了代表作《日本沉没》,他还写过很多科幻佳作。比如《空中都市008》,相当于日本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用一个孩子的眼睛展示几十种高新科技。他还以制片人身份拍摄过不少科幻影片。

    这样一位科幻大师,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意大利文学专业,纯而又纯的文科生,估计这个专业里面任何一门课都不会提到科幻。小松左京是自己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然后投身这项事业。

    阿尔文·托夫勒

    如果你对信息科技在身边造成的奇迹感觉惊讶,可能是因为你没读过阿尔文·托夫勒的书。早在四十年前他就预言,工业时代肯定要让位于信息时代。如果说工业产生了种种弊病,解决方法就是把人类推进到信息时代,而不是倒退回农业时代。

    一位有如此价值观的作家,毕业于纽约大学英文专业,在课堂上学习柏拉图哲学和西方艺术史。后来,他从记者干起,一直做到《幸福》杂志副主编。这是一份典型的文科生履历表。

    托夫勒调研过很多高科技企业,理解那些前沿科技的社会价值,最终形成了他的观点。上世纪80年代,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进入中国。当时有个统计,78%的中国大学生读过这本书。现在,他们中间很多人已经是政府官员或者企业高管,阿尔文·托夫勒的观点一直在他们思想深处起着作用。

    迈克尔·克莱顿

    看过《侏罗纪公园》和《西部世界》的朋友,一定会知道它们的原作者迈克尔·克莱顿。他还创作过一系列名作,题材涉及脑科学、基因混合、纳米、气候灾难等等。在美国文坛,迈克尔·克莱顿被称为“高科技惊险小说”创始人。

    这样一位把高科技与文学紧密挂钩的作家,最初读的是哈佛大学文学专业。后来,他干了一件科幻般的事情。因为对文学专业的教学不满,跑去学医,跳进一个理科生都望而却步的专业。他同时还修古人类学,一个文理兼备的专业。

    不是专业背景造就了迈克尔·克莱顿,而是他自己对人生做出了如此规划。他成功了,他那些作品,只有这样的知识背景才能写出来。

    上面这几位都是非典型文科生,因为背叛了人文阵营的传统,才有后来的成就。很多理科生爱读他们的作品,不仅因为里面有丰富的知识,更有他们所认同的价值观。很多青少年因为他们的作品走上科学道路。人文作品能给人生定向,能塑造人的价值观,能激励人们去奋斗,它们永远有价值。没有价值的,是那些逃避现实,自绝于科学时代的旧文科。

    希望有朝一日,文科教育能改头换面,批量培养这样的人才。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关文章
郑 军
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专家简介
郑军,科幻作家,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正负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