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爆》:国产灾难片的模板
来源:科普时报 2021-11-10

国产灾难片电影《峰爆》自今年9月在国内上映后,反响很好,于10月28日登陆澳洲、新西兰院线,此前影片已登陆北美院线等地区。这部被称为中国式救援的电影,展现了面对史无前例的地质灾害,众志成城,八方支援,在生死一线间拯救16万人生命的故事。

得知《峰爆》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我曾担心它会走煽情路线,结果远超我的预期——在把科学知识运用于故事上,它完全达到当代国际水平。

把科学引入影视剧,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场景。《峰爆》中那座县城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大部分情节里,县城作为救灾对象远在镜头之外,喀斯特地貌占据了中心位置。

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区就在云贵川,也就是电影中的场景。虽然喀斯特(Karst)是个洋名,中国人却并非不熟悉它,很多山水画都以那种圆润的外貌为素材。但是,在地质学出现前,人们只能看到它的外观。在《峰爆》中,观众通过科学家角色深入到喀斯特地貌内部。

溶腔、地下河,迷宫般变幻多端的洞体,成为《峰爆》的主要背景。不了解这种地貌,电影中很多情节就难以理解。比如那种楼房高的溶腔,在当地司空见惯。我认为那种溶洞,完全可以在里面盖高楼。电影使用的素材迥异于传统影视剧。这些知识来自于中国上百年的专业地质勘探,而不是当地传说,或者家谱县志。横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道门坎,至少在《峰爆》中能被打破。

《峰爆》对科学工作者的描述十分到位。在普通人和相当一部分艺术家眼里,科学家要戴着厚厚的镜片,站在黑板前算一些看不懂的公式。其实,大部分科学工作者常年辛苦奔波,主要是为了采集数据。这是影片开始,男主角隧道工程师洪翼舟陷入深山的原因,也是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

真实数据不是编写在教材上的,是科学家千辛万苦采集到的。当然,《峰爆》作为艺术品会有适度夸张,洪翼舟成了攀岩专家。普通地质工作者没有这种身手,但他们仍然是和平年代极少数需要常年钻山沟的人。

《峰爆》将工程师放到镜头中央,主要人物只有老铁道兵洪翼舟的父亲洪赟兵不属于这个群体。此外,上到中央领导,下到工人,都给工程师作配角。《峰爆》能成为灾难片的标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物设置。在很长时间里,科学家在电影中必须是配角。后来没有硬性要求,但由于有知识壁垒,电影人不知道怎么抓取科学家身上的戏剧点,也是把他们当成配角和工具人。

故事都有套路,我书柜里就有一些书,介绍“经典戏剧冲突类型”或者“经典人物性格类型”,这也是北影、中戏的毕业生的基础课。而所有这些艺术类型都与科学无关,是从传统故事中提炼的。

《峰爆》的编剧和导演李骏就是北影毕业生,而贯穿全片的戏剧冲突来自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不是他能在教室里学到的知识,他要从科学文献中寻找。尤其是影片后半段,在保隧洞和救灾的冲突中找到这个戏剧点,必须对地质学和工程建设十分了解才行。我不清楚主创队伍下了多大功夫,但以我参加影视剧组的经验,他们在这方面超过国内九成电影团队。

除了这些知识和人物细节,《峰爆》还能把主题朝科学价值方面提升。在要不要炸洞救县城的问题上,项目经理丁雅珺没有犹豫,她噙着眼泪,斩钉截铁地说:“在灾难面前,西方人的传说是诺亚方舟,而我们祖先的故事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句话让整部影片有了灵魂,而不只是一系列救灾情节的罗列。

当然,在西方灾难片中,主人公也会选择直面灾难解决问题。这是所有科学工作者的共同价值观。在普通人眼中,他们是专家,关键时刻别人可以逃避,科学家不行,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他们,最重的压力集中于他们。那份担子的沉重,不亚于影片中的几座山。

作为突破者,《峰爆》也不是没有缺陷。洪家父子的矛盾就是向传统戏剧结构做的妥协。影片给这个线索埋了很多伏笔,最后在溶洞里激化。但这条线与科学工作并无关系,它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也能在任何场合爆发或者解决。

如果把这条线删除,完全从科学出发,影片能凑够情节吗?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峰爆》结尾处展示了洪赟兵的日记,里面有这么句话:工地上都是高科技,我们老了,没用了。这段话恰恰能成为父子冲突的线索。老一代有经验,新一代有高科技,两者如何相辅相承?就本片主题而言,这其实是更好的故事线。

瑕不掩瑜,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我都会把《峰爆》当成国产灾难片的模板向别人推荐。(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关文章
郑 军
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专家简介
郑军,科幻作家,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正负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