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人们见证了电影如何从马戏团杂耍变成独立娱乐项目。我们这代人亲眼看见“卡拉OK”从专业设备变成大众娱乐。今天的孩子将来又会玩些什么?让我们看看艺术科技界提供了哪些答案。
特种电影或成放映主流
特种影院包括巨幕、环幕、弧幕、3D、4D、球幕、360度球幕飞行影院等等。今天,仅有巨幕、3D和4D技术融合到普通院线当中,能放映主流电影,其他特种电影都要在科技馆和博物馆设置专门影厅。特种影院的沉浸感远超普通影院,现在,特种电影只放映专门拍摄的科教片和纪录片,时长在20分钟以内。展望将来,我们能在那里看到标准时长的故事片。
VR将大行其道
目前VR(虚拟现实技术)等娱乐项目在商场里已经成为现实,只是大部分节目画面粗糙。由于技术限制,很难支持既能逼真,又能高速变化的画面。相关厂商正在向高沉浸、低延时方向努力。像电鲸科技这样的龙头企业,已经能实现200平方米大空间内的VR互动游戏。《头号玩家》的故事或许不用像电影里面设置的那样,到2045年才能发生。
高科技进入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运用当时的高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创作的日常用品。文物中的青铜器、玉器和瓷器,很多都是过去的高科技。今天,3D打印、计算机控制、记忆合金等技术也进入工艺美术的行例,大大提升这个行业的科技含量。
如今,科幻风格的装修壁纸、玩具、摆件和日用品已进入千家万户,构成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氛围。未来的婴儿房很有可能流行沉浸式,让孩子们在星辰大海的背景中成长。
仿生机械走上街头
科幻电影里会看到怪兽或者巨型机器人在城市里乱蹿。现在,人们也可以在街头看到它们,虽然没有电影里面那么高,但也能达到几层楼的高度。这就是仿生机械,它们专门为娱乐目的而研发。
法国La Machine团队制造出巨型恐龙、怪兽和外星人,让它们在大街上行走。配以声、光、雾等效果,制造出震撼的场面。制作仿生机械除了自动控制系统,还需要艺术素养。这个团队从神话中提取元素,设计怪兽。在中国大连,博涛文化公司也制造出“中华巨马”。它重47吨,站高达到9米,总长14.5米,用98个关节、68个液压装置和20个电动装置形成运动仿生效果,成本高达2000万元。公司创办人肖迪既有动力工程文凭,也有美术学硕士学位,充分体现艺术科技的融合。
AI表演大行其道
人工智能(AI)表演以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为代表,它们通常不独立举行,而是充当各种展会的组成部分。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具有跑步、攀爬等功能。可以在大街上自如地行走,并与游客互动。在国内,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研发出中国风的墨甲机器人,能表演古代乐曲。通过无人机阵列在夜空中形成图案,是AI表演的新形式。目前,成都世纪成美科技有限公司以2100架无人机保持着该领域的世界纪录。2020年,江苏盐城又开创世界上第一次无人船表演,节目名为《船说海棠》。
消费场景科技化
在未来,艺术科技不仅有专门的表演,商场、餐厅这些消费场景也都会高科技化。以高科技餐饮为例,人们通过专门仪器,研究食物颜色、餐具重量、背景音乐、餐厅灯光、座椅柔软度等各种因素对就餐的影响,再通过科技手段调节餐厅中的这些因素,提高人们对风味的感知。上海“紫外线”餐厅、广东顺德“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科技进入文化娱乐的速度正在加快。或许十年后,日常娱乐的新内容就会让今天的我们目瞪口呆。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