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之外》:精准描述航天技术细节
谈谈标准的“科学幻想小说”(二)
来源:科普时报 2023-08-14

被誉为“航天之父”的苏联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他开始研究宇航技术时,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后来,齐奥尔科夫斯基写了《在地球之外》,用这部讲述星际航行的科学幻想小说来宣传自己的航天理论。我认为在所有航天题材科幻小说里,它可能是细节描述上最准确的一部。

要评价这部小说,需要对比另外两部类似题材的名作。一部是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曾译《大炮俱乐部》),第一次系统描述了人类靠技术进行航天的可能性。在那之前,欧美也有一些作家用科幻小说描写操作气球或者火箭进行航天,但都没有技术细节。

凡尔纳在《从地球到月球》里面不厌其烦地进行工程设计,摆出各种数据。这么写可能对一般读者不友好,但对科学爱好者来说启发极大,很多航天先驱声称他们是受到此书的启发,其中也包括齐奥尔科夫斯基本人。但是翻开《在地球之外》,第一个情节就是证明用大炮发射飞船不可行,说明作者继承了前人,又有所发展。

齐奥尔科夫斯基并没有把写科幻小说当成专业。《在地球之外》出版于1920年,十几年后,苏联职业科幻作家别利亚耶夫向他请教航天技术,齐奥尔科夫斯基那时已经成名,于是别利亚耶夫用这些素材写成《跃入苍穹》。

单看技术细节,这两部小说相差不多,相较于《在地球之外》,《跃入苍穹》在文学上更成熟。它讲了一个包含逃亡—遇险—内斗—回归的冒险故事,航天技术设想通过故事展开,推动故事,而又不干扰叙事的流畅性。

相比之下,《在地球之外》在技术细节上要更硬核一些,所有情节都为了展示技术设想,人物之间除了理论争执,没有设置其他冲突,也没在人物塑造上着墨,更像是科普作品。

当然,《在地球之外》也有艺术上的匠心,那就是用名人讲故事。小说中有拉普拉斯、牛顿、伽利略、富兰克林与赫姆霍茨,但并不是这些大科学家穿越时空凑到一起,而是恰巧与他们重名的法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美国人和德国人,他们又恰好都有科学知识。这种设置形成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特殊效果,很少见于其他科幻小说。

这五位大科学家的替身隐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座城堡里,这也符合早期科幻的特点,就是虚构一个隐蔽场所,增加神秘感。主人公是俄国人伊万诺夫,他发明了多级火箭。显然,他就是作者的化身。时间则安排在2017年,也就是作者创作本书的100年后。

故事并不复杂,五位科学大家不相信航天能够实现,伊万诺夫就带他们一起乘火箭升空,用事实说服他们。随行的还有仆人,他们不懂科学,代替普通读者来问这问那。

本书精彩之处,就在于技术上惊人的准确。航天员们在飞船里飘浮,所有家具都必须固定在舱壁上;飞船里有吸收人体代谢产物的设备,为小植物园提供养料;人类出舱活动要用一根绳索牵引。

如果你从小就看航天新闻,这些场面稀松平常。但是,在1920年,没有任何其他科幻小说做过如此准确的预言。《在地球之外》可能是最典型的“科学家写科幻”。

在伊万诺夫带领下,这些人初步体验了太空环境不同于地面的特异之处。因为他们都是科学家,便开始对人类利用太空的前景进行展望:太空有无限的空间,不用像在地球上那样抢土地种粮食,在太空中建房不用考虑承重,人人都会变成大力士,还有无限的太阳能可以利用。

在小说设定中,这些场景属于更遥远的未来,超越了伊万诺夫掌握的技术。其他技术设想能用情节体现,这些更远的设想就只能讨论。小说接下来的情节是脱离轨道,变成了在遥远未来太空城中的生活,很长一段内容都与主线不衔接。

整部《在地球之外》到处都有这种叙述上的不统一。有些部分很仓促,几乎是没展开的提纲,有些部分又很详细。这种不统一说明作者驾驭小说结构的能力还不足,他并没有想当小说家,也没花精力磨炼文学技巧。

齐奥尔科夫斯基早年单打独斗,没有资源去请作家落实自己的想象。而在1920年时,别利亚耶夫还在重病中挣扎,几年后才开始写小说。如果科学家和文学家能够在更早阶段就合作,也许《在地球之外》会更为成熟。

(作者系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关文章
郑 军
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专家简介
郑军,科幻作家,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正负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