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谈21世纪》:描绘未来全景图
谈谈标准的“科学幻想小说”(三)
来源:科普时报 2023-09-06

    提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国产科幻小说,人们立刻想到《小灵通漫游未来》。其实,当时还有一本类似作品也很畅销,名叫《科学家谈21世纪》,也是多次再版,累计发行逾百万册。

    1959年,郭沫若同时担任中国文联主席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他组织科学家用散文和小说的形式对21世纪进行展望。1978年郭沫若去世后,出版社又将此书再版。时隔20年,每个领域都增加了不少新成果,原作者还据此进行了修订。

    集体参与这本书创作的科学家有李四光、华罗庚、茅以升、高士其等人,都是当年科学界和科普界的顶尖高手。他们除了参加这本文集的创作,基本上没有发表过科幻小说的记录。这本书成为一份珍贵记录,向读者展示了科学家写科幻小说的特点。

    文集没有要求作者一定写成科学散文还是写成科幻小说,两种体裁的文字各占一半。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些科学家平时不写小说,但是他们要在工作中展望科技前景时,他们脑子里会有新科技的应用场景。某种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人们用起来又是什么状态。这些场景很生动、很新奇,直接付诸文字就是不错的科幻题材。

    大部分作者只写本专业的未来,比如,时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候德封写了一篇《戈壁滩上的家乡》,描写在戈壁地区采集石油和矿藏的前景;生物化学研究所的沈昭文写了一篇《我们将吃些什么,能活到几岁》,描写未来人类将不再依靠农业,直接制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有的作者则试图勾画出宏观的未来全景。华罗庚写了一篇科幻小说,名叫《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周年的时候》。华罗庚是数学家,这篇小说却从火星移民开始,描写了地质改造、气候调节、太空开发、无人采煤等许多科技点。当然,小说收尾时,落脚在数学的重要性上。

    城市建设尤其能展示综合生活场景,在《科学家谈21世纪》中,上海城市规划局的工程师杨谋写了一篇《在新兴的城市里》,描写了类似视频监控、互联网、自动导航、电动汽车、环保型工厂、污水治理等一系列新技术。他甚至描写从北京乘列车到上海只需要三个半小时,不在一线工作的科幻作家很难写得这么精准。

    在今天,这些设想基本都已经实现,小说中的设想也比现在实际看到的要粗糙。但这种作品的价值不在于预言,而在于激励当年的青少年读者去实现这些理想。

    除了有人物、有情节的科幻小说,收入文集的科学散文也以技术前瞻为主题,可以当成不是小说的科幻作品。桥梁专家茅以升设想美学元素将大量进入桥梁设计,上海纺织工学院周翔设想有自净和增温功能的服装,建筑师蔡继沅设想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化工材料,声学研究所马大猷设想如何防治噪声污染,这些设想在今天都已成为现实。

    毕竟是60多年前的作品,有些小说也保留着时代局限,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华南工学院梁恒心写了一篇《地球上将没有寒带》,设想用人造太阳加热北极地区。当年,这是很多科幻作品的题材。1963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一部名叫《小太阳》的科幻片,描写用太阳镜改造东北气候的故事。而在今天,人们更关注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讲,由于采用命题作文方式,所有作品都突出了同样的主题,我们很难看到作者的个人视角。文集中的科幻小说保留着早期科幻“参观访问记”的风格。主人公都是工具人,没有来历与个性。只是通过他的所见所闻,介绍一个或者一系列新发明。情节基本都是对话,如果有悬念,也仅仅是技术过于先进,会让亲历者产生好奇心。

    这些都是原作的不足之处,但是,组织邀请各领域专家集体畅想未来,加起来就是一幅未来的全景图,这比今天被零星热点牵着鼻子走的科普创作要好得多。这本书也贡献了很多科幻构思,有很多到今天都没实现,仍然可以作为科幻素材来使用。

    (作者系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关文章
郑 军
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专家简介
郑军,科幻作家,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正负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