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角犀鸟原来是这样封巢的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1-03-09 17:32

□ 通讯员 尹以祜 科普时报记者 赵汉斌



图1:双角犀鸟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图为在云南省盈江县的“中国犀鸟谷”,一只雄双角犀鸟准备配合雌鸟筑巢。 图2:双角犀鸟雄鸟给巢内的雌鸟喂食。 图3:双角犀鸟雌鸟正在封巢。图片均为自然生态摄影师 尹以祜 摄

    双角犀鸟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双角犀鸟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

    自然生态摄影师尹以祜、曾祥乐、郑山河近日在云南省盈江县的“中国犀鸟谷”拍摄时,意外记录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双角犀鸟雌鸟进树洞准备育雏时,用它的大嘴将“爱巢”洞口封闭缩小的影像。

    画面中,在树洞里面的双角犀鸟雌鸟不时用大嘴从树洞内衔起一些类似泥巴的物质,一遍又一遍地涂抹在树洞壁,如同一个专业的“泥水匠”。当雄鸟飞来喂食时,雌鸟接过果实,把一些浆果也涂抹在树洞壁。在封巢过程中,不时有封巢物质从大嘴掉落,有些涂抹在洞壁的物质也会经常掉落,雌鸟都会小小心翼翼地用大嘴再次衔起来。在2个多小时的拍摄记录中发现,树洞壁两侧已被涂抹出了一层还有些潮湿的封洞物质。

    据鸟类专家曾祥乐介绍,雌鸟在育雏期间用提前叼进去的泥巴和粪便混合后堆积在洞口,将洞口封闭缩小并混合果实、种子和木屑等将洞口封闭,仅留一个小孔让雌鸟嘴端能够伸出。这样封住树洞,就能很好避免在洞内育雏期间受到蛇等其他动物的伤害和影响。本次能够在“中国犀鸟谷”野外记录到封巢的影像,实属难得,填补了双角犀鸟这方面的影像记录空白。

    据了解,每年2月底至7月初是双角犀鸟的繁殖期。科普时报记者整理历年资料影像发现,云南省盈江县“中国犀鸟谷”的双角犀鸟大多是选择四数木的天然树洞为巢。为了使雌鸟和雏鸟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雄鸟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飞到外面觅食,食物将从封好的小口递喂给雌鸟和雏鸟。

    云南省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盈江管护分局副局长左常盛介绍,这次记录到的双角犀鸟封巢影像,对双角犀鸟的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在盈江县记录到了双角犀鸟觅食、求偶、进巢、育雏、出巢等重要的行为影像。

    在新近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冠斑犀鸟同时列入一级保护级别,目前这3种犀鸟仅在云南省盈江县有稳定的观察记录。


编辑:胡利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