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自然乐章 共享生态园林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胡利娟
  • 2021-03-27 11:35

——2021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

 

春风送暖,百花齐放,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以“聆听自然乐章 共享生态园林”为主题,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21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系列活动,3月27日在北海公园拉开帷幕。

本次科普宣传月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北海公园、颐和园、天坛公园、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等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园林学校及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共同参与,通过开展科普云打卡、自然笔记、科普视频、科普课堂、科普展览等多样化的活动内容,结合春季游园的生态导赏、绘画笔记活动,向参与者传递园林生态、园林文化、艺术方面的自然科普知识。

据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处处长宋利培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将持续至4月30日,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在此期间面向游客市民陆续开展近60项主题科普活动,分为“古树寻踪”、“自然笔记”、“自然精灵”、“春花赏析”四个板块,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使踏青赏花的市民游客通过参与活动,更好地了解公园的良好自然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生态,提高热爱野生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体会春日里的勃勃生机。


“古树寻踪”——聆听历史的故事


公园中的古树被大家称为“活文物”,是生命历史的见证者与讲述者。提起北海公园团城,高大巍峨的白袍将军和苍翠挺拔的遮荫侯就是这里的“明星树”。人们在北海前门的大街上,远远就可以看到“白袍将军”银白色的雄姿,这棵白皮松就像一位威武的将军守卫在承光殿前,树龄有800多年。遮荫侯是一棵油松,高达10米,巨冠如伞,遮荫浓郁。

27日,参与活动的游客在北海公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亲自测量古树的胸径和地径,了解植物学特点和树龄之间的关系,领略古人的聪明智慧,探究古树喝饱水的奥秘。

其实,团城上共有40株古树名木,百年以上的古树有38株,这些古树树种有别,形态各异。而北京市属公园集中分布了大量北京重要的古树资源,年龄最大的中山辽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宣传月期间,将在“科普公园”微信公众号推出“听·古树的声音”云打卡活动,选取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市属公园20株古树名木,结合专题讲堂、线下导览为游客介绍身边的古树名木,探寻它们千年的风姿与故事。


“自然笔记”——“绘最美古树”自然笔记征集活动


4月起,在天坛公园、中山公园、香山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将举办“园林历史的见证者——绘最美故事”自然笔记专场活动。市公园管理中心邀请学生朋友走进市属公园及园博馆,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公园内观察到的古树名木,通过绘画+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公园内观察到的古树或大树自然生态景象,用观察到的细节、背后的故事、自然的感悟完成自然笔记,提升自然观察的兴趣,汇集成的作品奖在“科普公园”公众号上展出。


“自然精灵”——身边的鸟类朋友


鸟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无论在公园还是人们的心中都有许多故事和寓意。随着生态环境愈发良好,公园中的常见和珍稀鸟类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数据,北京市有记录鸟类种数为418种。在市属公园里分布有200多种野生鸟类,占北京市鸟类种数的一半以上。在北京爱鸟周来临之际,中心推出市属公园鸳鸯微科普纪实片,观众可深入了解鸳鸯这种吉祥鸟在市属公园中的四季成长生活。游客也可以通过“科普公园”城市公园野生鸟类线上科普展,在云端邂逅身边的自然精灵。“认识身边的飞羽精灵”“观鸟赏花游湿地自然体验”活动等则将由科普人员带领游客参观游览北京动物园水禽湖、玉渊潭公园湿地等野生鸟类的自然知识和趣味故事。


“春花赏析 体验生态之美”系列活动


春风和煦,百花盛开,桃花、樱花、海棠,处处是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生态美景,每一所公园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春季花卉,市属11家公园及园博馆联合推出“花开景山 大美紫禁之巅”“八仙花的前世今生”“花繁色艳 绚丽春天”等线下春花科普展览及生态导览活动,让游客在指尖和脚下同时体验园林中的科学与智慧。

同时,颐和园、天坛公园、北京植物园等还将开启“天坛鼠小弟”、“寻孑遗赏花木”、“一颗笋、一株竹、一片林、一份心”、“多彩植物世界扎染DIY”等动植物、昆虫科普等相关主题的生态活动,以线上线下的多种形式带来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引导游客关爱自然,文明游园。


“科普公园”公众号二维码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3月26日

编辑:毛梦囡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