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行动!北京启用“我要碳中和”引导绿色生活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胡利娟
  • 2021-04-18 13:33

中国科普网讯(记者胡利娟)乘坐飞机、火车、住宿等旅行途中产生多少碳?种几棵树能中和自己的碳足迹?4月17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启动了“参与林业碳汇、助力碳中和”全民行动。并首次发布启用“我要碳中和”微信小程序,利用科学的算法,量化个人的低碳行为。

当天,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将在首都自然体验产业国家创新联盟、首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北京园林绿化科普基地、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以及各大森林公园、社区、学校等100余家机构,同时启动“百园共促碳中和”系列宣传活动。

    

实时查看碳足迹, “我要碳中和”小程序首次上线

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活动现场,首次发布启用的“我要碳中和”微信小程序引起了不少市民朋友的关注。

市民王女士点开小程序,计算自己从北三环坐车到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参加活动的碳排放共12.29千克,她选择在小程序中有偿种植一棵碳汇能力320千克的油松树来中和掉这次出行产生的碳排放,而这棵油松将被种植在密云区东邵渠镇常峪沟碳中和造林项目中。

据了解, “我要碳中和”小程序不仅可以显示家庭日常生活的碳排放情况,还可以计算乘坐飞机、火车、住宿等旅行途中的碳排放,甚至可以计算举办婚礼所产生的碳排放,并可换算为需栽植多少树木用以中和相应的碳排放。

此外,还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碳足迹,学到有关垃圾分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知识,操作简单、内容直观。

作为碳中和全民行动的载体,小程序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垃圾分类等日常低碳行为。其实,市民朋友们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生活。比如,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产品,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最好控制在80%左右以达到最佳耗电量,外出的时候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并自带水壶,少喝瓶装水,空调调高一度,节电百分之七。在工作中,可以尽量选择双面打印,减少浪费纸张。

    

试验示范,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

为了抵消工作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大家可通过造林绿化、认种认养、抚育管护等丰富多样的尽责形式履行植树义务,来中和自己的碳足迹。

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主任马红告诉记者,首都园林绿化将坚持低碳惠民,为市民朋友提供更多优质低碳生态产品和服务。全年将以碳中和为主题,结合森林文化节、“绿色科技多彩生活”系列科普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实施碳汇营造林项目,组织森林经营体验活动,同时融入森林疗养、森林体验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新理念,鼓励社会机构和市民通过购买碳汇、参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

此外,还将推行节能减排及生活垃圾分类,推出一批包括科普基地、社区、学校、公园、家庭在内的各类机构作为碳中和试点,进行试验示范,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的生活、生产、消费行为和方式。



新闻链接:

北京森林资源年碳汇量达779.9万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从而起到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每生长1立方米的木材,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当前,通过增加全球碳汇、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面积来吸收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识。

首都园林绿化将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科学管护,在持续扩大全市绿色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森林绿地的质量。在山区、平原和城市,分类实施山区森林碳汇巩固提升、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管护增汇、城乡园林绿地建设增汇工程,同时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建设,扩展城市湿地系统,开展湿地固碳试点,增加湿地储碳能力。

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北京林地面积达到110.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4.4%,森林蓄积量达到252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年碳汇量达779.9万吨,年释氧量567.2万吨。


编辑:胡利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