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生前特别记挂这件事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尹传红
  • 2021-07-09 14:48

2018年4月24日袁隆平为《科普时报》题字。

作者供图

2018年4月24日上午10点,我们来到海南省三亚,走进那个并不显眼的“隆平小区”,拜会在此疗养的袁隆平院士。

已是88岁高龄的袁老依然是那么清瘦。我们先问起他的身体状况,他乐呵呵地说:“十几天前习总书记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你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啊。”

他的嗓音有些沙哑,说话也有点儿慢。他告诉我们,他的身体其实出现了一些状况,去年大病住了20天院,从120斤减到了100斤,最近刚恢复到117斤,还差3斤。看来一定得追回原来的份量他才作罢。

说起水稻育种,袁老张口就是新事儿,特别讲到他的团队弟子,为他们所取得的新成就而自豪,比如赵炳然,通过分子技术把水稻吸镉的基因都敲出来了,很是神奇。即将取得成功的海水稻,有望带来更大成效。讲到兴奋处,袁老不带磕巴地把一串数字都说了出来,弄得助理一个劲地冲他嚷嚷:“机密!机密!”他狡黠地笑笑,只管往下说。

不时地,话题难免又窜到了既往。袁老突然蹦出一句:“不好意思,国家三个最大的科技奖都让我给拿了。”我说:“您都该拿呀!”

他耳朵似乎有点背。我就坐到他身旁,贴近他,可着劲儿说:“老早就有人讲了,中国有9亿农民,您老一个人相当于就干了两亿农民的活呢!”他“嘿嘿”了一下。我又说:“消除贫困和饥饿,就是最好的和平,您功德无量啊!”

他说一直以来就有着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现在88岁了,希望在我100岁的时候,能够实现第二个梦,向建党110周年献礼。”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他热烈鼓掌。

关于他的第一个梦,他这样描述:“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为实现第一个梦,他勇于攻坚克难,开创性提出了杂交水稻的优势理论,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取得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等成果,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6年以来,袁老带领团队又致力于培育耐盐碱高产海水稻良种,确立了推广1亿亩高产海水稻的新目标。按照他的设想,海水稻如果扩大到1亿亩,按最低产量亩产300公斤计算,每年增产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年粮食总产量!

我们向袁老和他的团队表示崇高敬意!这种敬意不仅来自他们为亿万人民带来的高产优质粮食,更来自他们为全社会树立起的敢创新、能奉献、肯务实的风范。前者是物质的食粮,后者是精神的食粮。袁隆平无疑为我们树立起了创新探索和时代精神的标杆。

我特别把新出的一期《科普时报》呈给袁老,并请他谈谈对科普的看法。他说,科普很重要啊,老百姓借助科普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文化水平,不做科盲,就不会陷于迷信,也不容易上当受骗。

我请袁老为《科普时报》写几个字,他欣然应允,随即离开沙发,来到旁屋麻将桌前,一板一眼写道: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比翼齐飞,赠《科普时报》,并签上名。

话别时,想起早前见过袁老夫妇一块拉小提琴的照片,我便问他如今有啥消遣?袁老说,下下棋,打打麻将,蛮好的。他原来还自己开车,现在只是在农科院试验田里开。交警给他送了个荣誉驾驶证,不用年检。袁老道:人还是要有点爱好,不能老是工作,弦绷得那么紧。这样不好,要得老年痴呆的。

告别老人家,我们去水稻国家公园转了转,特别观赏了“袁隆平大道”,真是大开眼界。这里,同样也倾注了袁老极大的心血,延续着他的梦想……

如今再回看这份题字,悲痛之余,我们依然被袁老对科普的关注和热心所鼓舞。《科普时报》全体同仁将铭记袁隆平院士的勉励,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事业接续奋斗! 


编辑:张爱华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