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许伤心事 断肠分手各风烟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沈英甲
  • 2021-07-10 11:35

图为作者与袁隆平交谈

作者供图




5月22日近午,我在从山东返京的列车上,友人发来的一则消息让我震惊。袁隆平先生刚刚在湖南长沙去世,随即消息出现了反复。毕竟一把年纪了,人生经验提示我,袁隆平先生可能处在弥留之际。我坐不住了,在车厢过道来回踱步。此时此刻我感到,全中国亿万人心已经聚向了湖南长沙。

我第一次见到袁隆平先生是在2001年春节前后,我领受任务去长沙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访他,任务紧且重,过不了几天袁隆平先生将去北京,获颁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同时获奖的还有吴文俊院士。这是我国科技界也是国家的大事。

在和袁隆平先生相处的日子里,他每天午饭和晚饭一定会到食堂来陪我,饭桌边就我们两个,就各种话题边吃边聊。那时候我的胃口比现在要好得多,我们见面的当天晚上,我居然吃下去五碗超级杂交稻米做的米饭,说实话,我喜欢籼米不沾不粘,还有那股清香味。袁隆平先生看在眼里高兴得像个孩子,凑过来对我说:“好吃吧,上次来的两个女记者每人吃下去三碗饭!”

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稻田中,他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农民不富裕谈不上现代化,单产上不去农民就富不起来。现在我们试验田种的杂交稻每亩产700千克,农民种的亩产能达到800千克甚至更高,因为他们大量采用有机肥。还有比这更令他欣慰的事吗?



一桩历史公案让袁隆平先生对人们吃过杂交稻米之后的感受比较在意或者说有点敏感。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渊博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他对中国亿万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一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根据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交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那时候,袁隆平先生的年纪刚好是我现在的年纪。70多岁的老人,每天一早会骑着他的“轻骑”——单缸的小摩托车来到靠近湘江的试验田边,把车放好,弯腰之际,两条裤腿也挽起来了。他骑得不快,我跟在他的身边信步而行,得以用记者的眼光打量他,以及和他终生相伴的稻田。



18年后,2019年9月初我欣喜地得知,我在18年前撰写的那篇刊载在《科技日报》的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入选国家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就在这部国家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摆上高中生书桌的几天前,袁隆平先生对采访他的新华社记者郑重地说:“这篇文章入选(教材)的事情得到了我的授权。”

袁隆平先生的“授权”,是对一名科技记者辛勤劳动及其作品的认可。如果科技新闻工作者没有深深走入他的日常生活,不知道袁隆平为什么事会着急上火,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对一株野稻痴迷多年,不能放下身段不顾蚂蟥叮咬随他一起下田,不能和他并肩坐在田头海阔天空闲聊,能了解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吗?能理解他十多年甘愿在湖南雪峰山麓一所偏僻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埋头苦干,完成了杂交水稻大部分发明吗?

袁隆平先生作风朴实不善言谈,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精心耕耘的试验田,挽起裤腿下田,是一年四季人们见得最多的袁隆平的形象,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这是我经过深入思考提出的疑问,也是惊叹于袁隆平先生的伟大发明,人们会自然而然联想起的问题。我在代表广大读者设问,设问的效果便是将读者带入作者的视野,带入袁隆平本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袁隆平先生是当代中国必须产生的人物,他是应运而生,注定他要用一生不懈的努力,解决中国人吃饱饭的难题。袁隆平先生的艰辛努力,他的满脸皱纹,瘦小身躯,深深震撼、感动了中国14亿人。从头到脚打量一个人,留下印象做出判断,是中国人的习惯。温饱的感觉最准确。绝大多数中国人没直接见过袁隆平先生,但对他的好感一望而生。这种好感是厚重的,时间不会磨损的。

14亿中国人的温饱是最大公约数,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利益。中国有一句俗话:人心是杆秤!在袁隆平先生身上体现得再清晰不过了。

当年我向袁隆平先生辞行的时候,他特地起了个大早送我,我提出送我一束超级稻种作纪念,他睁大了双眼看着我:“要多少?要多少我都给你!”

那天早上,我握着一束超级稻种离开了雾蒙蒙的长沙马坡岭,回头望去,袁隆平先生的身形在雾霭中渐渐隐去。

若干年后,中国农民,或许还有世界各个地方的农民,可能会祭祀一位“神农”,毫无疑问他只能是袁隆平。

(作者系科技日报记者)   


编辑:张爱华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