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头痛”的偏头痛,患者需提高认知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项铮
  • 2024-03-19 10:52

科普时报记者 项铮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超过1亿国人深受困扰,且具有高患病率、高度失能性、高疾病负担等特点。当前,偏头痛患者就诊率低、误诊率高,规范化诊疗仍存在诸多“缺口”和巨大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

偏头痛很常见

“偏头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被称作最常见的第六种失能性疾病”,北大国际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路长宇告诉记者,我国原发性头痛患病率为23.8%,偏头痛年患病率约9.3%。青壮年人群高发,患病峰值年龄40—49岁。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主任于生元教授介绍,“根据当前被广泛认可的观点,偏头痛被归类为一种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脑膜为主的神经源性炎症所致。”偏头痛症状特点为反复发作,多为单侧、中重度搏动性头痛,通常持续4—72小时,常同时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长期反复发作导致严重的健康损失、生活质量下降和生产力的损耗。

偏头痛易引发多达21种伴随性疾病,出现失眠、抑郁、焦虑和胃溃疡的可能性大约是无偏头痛人群3倍;此外还会增加罹患认知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加重患者工作、学习和家庭负担。

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

目前,偏头痛没有特异性诊断方法,主要通过临床特征进行辨别。病史是偏头痛诊断的主要依据,一个完整的病史记录提供的信息应足以让医生根据ICHD-3标准作出诊断。

偏头痛主要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有先兆偏头痛、无先兆偏头痛和慢性头痛。对于反复出现中度至重度头痛并伴有畏光、畏声、恶心和/或呕吐等症状的患者怀疑为无先兆偏头痛,尤其是头痛出现在单侧和/或具有搏动性时。对于已出现上述症状,同时反复出现短暂的视觉和/或单侧感觉障碍的患者,怀疑为有先兆的偏头痛。

“偏头痛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北大国际医院神经外科孙凤侨医生告诉记者,针对偏头痛,微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都有开展。“药物治疗是减轻偏头痛发作时的首选方式。”孙凤桥医生介绍,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都可用于预防偏头痛,可减少偏头痛患者的发作频率,但不良反应较大。急性发作期一般使用非特异性药物和特异性药物,非特异性药物包括常见的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特异性药物主要包括曲坦类药物,瑞美吉泮等。

提高偏头痛认知水平

目前,偏头痛就诊率低、误诊率高。患者普遍缺乏正确认知,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重视,选择被动忍耐,不及时处理;另一方面采用不当治疗方法,反而加重偏头痛症状,使得急性偏头痛发作慢性化。

一些患者认为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偏头痛,认为“痛就痛了”,不处理也可以,女性多以为是经期综合征,没有引起重视。不少患者认为偏头痛就医太麻烦,因而抱持“能忍则忍”的态度。一些患者自我诊治,服用镇痛药缓解,容易出现“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多数前来就诊的患者往往已发展为“慢性偏头痛”,疾病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有些患者会尝试各种偏方,如头颈部按摩、喝黑咖啡等,不仅无法缓解症状,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偏头痛。

相较于肿瘤、脑卒中等重大疾病,偏头痛不属于致命性疾病,因而临床医师普遍重视程度不足,漏诊、误诊常见规范化诊断不足,重视程度不高,漏诊、误诊现象时有发生。

高济百康大药房药师杨金鹏介绍,去药房咨询购药的患者对于偏头痛疾病普遍存在较多认知误区。不少患者认为偏头痛就医太麻烦,“忍忍就过去了”,超过40%的患者在过去三个月内未服用任何药物进行急性治疗。另一方面,既往由于缺乏有效安全的特异性药物,很多患者往往会选择止痛片缓解,长期服用导致出现“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使得疾病进一步发展为“慢性偏头痛”,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

“预防偏头痛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充足的睡眠、规律饮食、坚持运动,”路长宇告诉记者,“每周进行一定程度的有氧运动对预防治疗成人偏头痛非常有益。”此外,要减少潜在的压力源。另外,适当时可使用预防性药物,减低发作频率以及延长发作间期时间。


编辑:张爱华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