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给“钱学森”打视频电话,这项技术难在哪?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张英贤
  • 2024-05-06 13:34

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坐在一间有些昏暗的书房里,桌子上放着厚厚一摞报纸,还有一盏老式台灯……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互联网3.0: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上,大屏幕里的数字人钱学森眼中充满慈爱。

1959年,化学工程专家金涌是来中国访问的苏联院士代表团的随行翻译。在这次行程中,他第一次见到了钱学森。

时隔65年,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金涌向钱学森数字人提出一个问题:“我想问问您,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持续发展和科学创新?”

钱学森数字人表示,“我曾经说过,搞创新就是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儿才行,不要随大流。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数字人眼角的皱纹、爽朗的笑容,还有风趣的方言口音……仿佛我们正在与这位大师打视频电话。

数字人与真人对话,难在哪里

1993年7月3日,钱学森在写给汪成为的信中说道:“我对灵境技术及多媒体的兴趣在于它能大大扩展人脑的知觉,因而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历史时代要开始了!”如今会场上的种种,不禁让参会嘉宾感叹于钱老的战略眼光。

其实,这是钱学森数字人第二次出现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与去年的模型相比,今年的钱学森数字人模型更加逼真、自然。数字人与真人对话,在技术上有哪些难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张卫明介绍,当数字人与真人对话时,要同时保障实时交互和逼真度是其中最大的难点。“此次钱学森数字人采用了中之人驱动,传统技术采用面部替换,在实时交互中难以保持面部轮廓、发型等多角度的逼真度,我们采用头部整体替换解决了相关问题。”

具身智能还要突破哪些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具身智能正处于一个夯实基础和即将迎来落地爆发的时代。借助机器人,与真人对话,与真实的物理世界产生交互,具身智能被视为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具身智能到成熟应用,还有哪些关键的技术需要突破?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认为,一方面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借助语言文本大模型探索和研究机器人的通用基础大模型;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具身智能上游核心部件、新材料等方向,如高密度、高扭矩、高爆发力、高动态性的核心部件,再如人造皮肤、人工肌肉等。

据悉,具身智能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由于中国场景市场较大,因此数据较为丰富,但也面临着数据质量不高的挑战。

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

近年来,AI换脸生成视频的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不少人也有疑惑,这是否会加速机器人取代人类的进程?

王田苗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部分繁琐、重复、单调的任务,或者应用于核工业、抗震救灾等危险作业中,它将会使人类更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但不会完全替代人类。

张卫明则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对某些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终身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人类比较明智的做法是积极拥抱技术,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