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志愿服务怎么做?来听听这些科技志愿者的经验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王文洁
  • 2024-05-29 10:29

科普时报记者 王文洁

科技为民,志愿有我。5月26—27日,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组织两场科技志愿服务交流展示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志愿服务典型及全国学会的科技志愿服务代表分享了经验和典型做法。

把课堂搬到田间,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过去几年,科技志愿服务成果丰硕,科技志愿者深入一线,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将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在科技志愿服务典型集中展示活动现场,来自吉林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的首席专家王秋举分享了先进做法。他把课堂、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农民身边。王秋举带领团队与吉林省水产技术总站共同创制“双边沟+分箱式插秧”吉林省特色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他和学生们一起研究龙虾苗种技术瓶颈,填补养虾空白。过去5年,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不仅带动养虾产业的发展、助力百姓致富,还培养了9名研究生,真正践行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辽宁欣大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姜大光被誉为“北方黑土地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传播者”。他在北方的黑土地上持续20多年,自愿为农民传播农业技术,通过组建农业技术推广网、技术物资配套网、农产品销售网、农民互帮互助网、惠农金融服务网、乡村振兴健康网等方法,带动万余农户实现创业增收。

此外,湖北省制冷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定国、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科技志愿者李飞、北京交大大学生科普分队负责人周晓亮、宁波市农科院畜禽研究所所长陈淑芳、内黄县科技志愿服务队杨广军、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饲料博物馆马永喜、江苏“苏渔谣”渔业科普分队殷悦、北京石景山区京西志愿者服务中心高慧萍8位科技志愿者,也紧扣各自的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向公众公开展示了工作成效及经验。

发挥学会专业优势,引领科技志愿服务

全国学会是科技志愿服务中的重要力量,各学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科学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在全国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现场,中国心理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水产学会、中国农技协、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向大众公开展示了学会科技志愿服务的经验模式。

其中,中国心理学会不仅组织更新了《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完善省市队的准入、考评与退出机制,还明确了考核标准,编制了《心理应急热线项目工作指南》《心理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指南》。此外,该学会还通过开展最美志愿者、最美热线接线员、志愿服务带头人的评选工作,选树先进典型,加大正向激励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中华口腔医学会注重“精准帮扶”,比如医疗志愿者、教学志愿者、科普志愿者分别对应了不同省份和地区,以提升基层口腔诊疗水平。中华口腔医学会公益办公室的葛凤庆说,2019年至今,学会共有890名志愿者走进167家基层口腔医疗机构开展志愿帮扶,促进了中西部基层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

通过交流活动,科技志愿者们探讨志愿活动的更多模式。科技志愿者们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每一种模式都在践行“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服务精神。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