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我国吸烟人群有明显下降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项铮
  • 2024-11-13 15:26

科普时报记者项铮

在11月9日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国控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主任肖琳指出,2022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是24.1%,相较以往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肖琳在大会报告环节上表示,2010年—2018年,我国成人吸烟率下降1.5%,2018年—2022年,成人吸烟率下降2.5%。该项调查由中国疾病中心控烟办完成,研究对象为15岁及以上非集体居住的中国居民,涉及31省份630个监测点的20万人,调查内容包括烟草使用、电子烟使用、戒烟、二手烟暴露、价格等信息。细分数据中,15-24岁组吸烟率降幅最大,与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结果相符。

该调查同时指出,目前控烟工作也面临不少挑战。吸烟者的每日吸烟量在增加,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距离2030年控制在20%的行动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无烟法律保护人口比例仍较低,无烟环境建设还需持续巩固。与此同时,非法烟草广告、玩具烟卡等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支修益表示,吸烟会损害肺部结构、肺功能和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在2023年全球控烟报告中提到,吸烟每年导致我国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中,前三名是肺癌,COPD和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导致男性死亡占比23.66%,高于女性8.3%。吸烟导致国民期望寿命损失最高的是我国西部地区男性人群,其次是东北地区的老烟民。

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是心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有很大危害。吸烟可以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并且,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和部分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这会降低治疗药物的应用效果。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